國道翻車墜橋6死1傷意外『影像曝光』~看到後段太驚悚了.......



▲參加同學婚禮,休旅車疑爆胎翻落國道高架,車內7人6死1傷。

一場車禍,讓7名好友走了6人。年紀約莫30歲的7人18日中午共乘一輛休旅車,行經國道3號苗栗後龍路段,左後輪疑似突然爆胎,失控翻滾彈跳近3米,後墜落10層樓高橋底下,後座1男1女彈飛國道上,另3名乘客散落車旁,正副駕駛卡在車內,目擊者看到車在空中翻了一圈,當場嚇傻根本不敢靠過去看。



事發於18日中午近12時,一輛銀色休旅車南下行經國道後龍路段,發生重大車禍,時速破百的休旅車疑似爆胎,失控翻滾,甚至彈跳到3米高空,撞到路燈,路燈上3米高位置上還有摩擦刮痕,接著整輛車從22公尺高架橋上墜落,車體全毀嚴重變形,血跡斑斑,一車7人6死1傷,車上只見正副駕駛繫上安全帶。


翻滾過程中,後座1男1女乘客當場被甩到國道車道上,後座其餘3名乘客則隨著車子墜橋,彈出車外散落附近50公尺草叢中。目擊的余姓農民表示,當時先看到高速公路上有「兩樣東西」掉下來,因為距離太遠,一開始還以為是有駕駛亂丟垃圾,沒想到不到3秒後,就看到一輛車摔下橋,警方研判這兩「黑影」應該就是2名乘客被甩出車外墜落草叢中。



余姓農民還說,當時看到休旅車在空中翻了一圈墜橋,「嚇死了」,根本不敢靠過去看,想說要打電話報警,但一直打不通,後來救護車到場就趕緊幫忙指引方向。國道警察調查,休旅車原本行駛在內側車道,疑似左後輪爆胎,往外側翻滾約30公尺後,擦撞護欄、路燈後重摔墜橋;除了後座31歲詹姓女子倖存外,其餘6人第一時間均已失去生命跡象,陸續宣告不治。

唯一生還的31歲詹姓女子頭部、四肢有多處外傷,骨盆骨折,意識清楚但仍需開刀治療。她向救護人員表示,7名好友本來是南下彰化,要參加同學訂婚宴,她在車上睡到一半,驚恐瞬間「聽到車子喀啦喀啦聲音,還滿大聲的,然後車子就爆胎了。」準備結婚的新人獲知後趕忙到醫院探視,不敢相信同窗原本開開心心要來參加婚宴,卻成了不歸路,難過地說不出話。
▲▼7友開車喝喜酒「空中翻一圈」墜橋6死,路人嚇傻不敢看。
墜橋前影片:     

如何檢查胎壓                                     胎壓不正確可能導致燃油里程欠佳、輪胎偏磨損或是爆胎。要防止這些事情發生,維持正確的胎壓十分重要。每個月至少檢查一次胎壓,確保輪胎維持最佳性能,而且也被維護得當。
第一部分: 檢查胎壓                                              

    • 大部分的箱式轎車、麵包車甚至是小型輕便貨車,生產商通常建議27至32 PSI(186至220KPa)的胎壓範圍,但實際上可以一直加到40 PSI(275 KPa)。
    • 需要進行較大載重的大型車輛,如卡車和越野車,胎壓一般比小型車輛多4到8 PSI (27到55 KPa),可能在45PSI(310 KPa)左右。
    • 要注意的是生產商建議的前後輪胎壓可能不同。
  • 確保輪胎「冷」。這表示車子還未行使超過2公里。檢查冷輪胎的胎壓能確保輪胎里的空氣還未遇熱膨脹,讓胎壓指數更準確。
       
  • 查看車主手冊或是駕駛座側門標記的標準冷胎壓。這是生產商建議的輪胎充氣最低胎壓(通常以Kpa或PSI為單位)。往下閱讀以了解充氣胎壓可以設置更高的原因。
                                                                

    • 如果你使用數字胎壓計,你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按鈕讓胎壓計測量氣壓。如果你使用傳統胎壓計,附在棒上的測量表應能自動顯示胎壓讀數。

  • 擰開輪胎閥桿的蓋帽。閥桿(氣門嘴)是輪轂罩附近、黑色鉛筆大小的延伸部分,大約2到3厘米長。
                                                          
  • 把胎壓計均勻地按壓在閥桿上,記錄胎壓計上的讀數。如果發出噝噝聲,代表胎壓計按壓得不夠緊或不均勻,無法取得正確讀數。這時需要調整胎壓計的角度。
                                                                                                
  • 注意,如果讀數和車主手冊的規格一樣,你在測量所有輪胎,得到一樣的胎壓後就完成了。如果輪胎里的氣壓不夠,那麼你需要充氣。確保你打入適量的氣壓。
  • 把閥桿蓋帽放回原處。蓋帽無法讓空氣一直待在輪胎里,但它能阻止塵垢和水分進入閥桿的閥動裝置(氣門機構),正是這個裝置維持輪胎里的空氣。
                                                                                           第二部分: 性能考量                                  
  • 要知道生產商建議的胎壓不代表輪胎最佳性能。若是全能駕駛,生產商的規格或許是理想的,但是為輪胎充多一些氣則代表了更好的燃油效率。總的來說,為輪胎充多一些氣可能讓你的駕駛更顛簸或不舒適,所以請自己斟酌使用吧。
                                                                                                        

    • 雖然這樣做可能對輪胎不太好,但你充氣時可以超出輪胎性能的最大氣壓,特別是如果輪胎是新的。有些資料來源甚至建議你充氣時可以超過生產商建議氣壓限制的幾倍也沒問題。
    • 當你充氣超過最大氣壓限制時,做好可能發生故障的心理準備。如果輪胎承受了較大的氣壓,高速駕駛時遇到坑洞可能就會造成一場災難了。

  • 了解關於車主手冊或駕駛座側門「最大氣壓」數值的迷思。一個常令人誤解的觀念就是生產商建議的最大胎壓代表了輪胎可以承受的所有氣壓,過了這個數值就會爆胎或故障。事實上,這個最大胎壓是輪胎在最大載重時所需的氣壓。
                                         
  • 如果你運載重物或和他人共車,可以為後輪胎添加多一些的氣壓。如果你的車子必須載重物,特別是長途駕駛,切勿害怕為後輪添加多一些的氣壓,這樣可以彌補車子的額外負載。當卸下重物時,記得把後輪氣壓放掉一些,恢復標準的氣壓規格。
  • 季節氣候改變時檢查胎壓。冷天氣或減少氣壓,而熱天氣會增加氣壓。所以季節變化時重新檢查氣壓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 切勿只靠眼睛讀取胎壓計上的數值。不要偷懶。有時候你很難分辨胎壓計上10 PSI 以及20 PSI的差別。而且,子午線輪胎胎側通常會有少許凸出。如果你充氣直到凸出部分消失,你可能已經嚴重地過度充氣,超出了推動輪胎性能的點。

                                                                                                                  小提示                                     即使沒有開車,陽光仍會是輪胎變熱。若想要更準確的胎壓讀數,注意不要讓車子任何一側暴晒在太陽下。

    • 如果必須駕駛汽車才能充氣,先注意開車前的胎壓。到了充氣處後把剛才的讀數差異增加到如今的讀數里。比如說,如果你希望把胎壓充到35PSI (241 KPa),而輪胎在冷狀態下的胎壓為30 PSI(206 KPa)。輪胎少了5 PSI(34KPa),所以當你在駕駛後充氣時它們的胎壓應有33 PSI (227 KPa),你需要把胎壓調整到38 PSI(262KPa)。這樣輪胎冷下來後就會有35 PSI 的胎壓了。

    • 輪胎胎側標註的胎壓是車輛最大負載下所需的最大冷胎壓。


    • 通過增加胎壓(超過生產商建議的胎壓)可達到額外的燃油經濟性和改善轉向反應(操控反應),卻會犧牲了平穩的駕駛。所以最好還是不要超過輪胎胎側標註的最大胎壓。你可以測試自己的車子,看看駕駛體驗是否得到改善。

    • 充氣時不能只靠雙眼讀取胎壓,特別是如果你使用最新的子午線輪胎。請使用準確的氣壓計。


    • 如果車子必須載重物或長時間維持高速駕駛,則必須增加冷胎胎壓。

    警告                                        充氣過度的輪胎(超過輪胎胎側標註的最大冷胎壓)將會使駕駛更困難,而且如果你撞倒馬路上的坑洞或其它物體時車子也更容易毀壞。

    • 胎壓不足的輪胎會造成胎側因為沒氣而撓曲,增加了停車距離,降低了燃油經濟性,而且縮短了輪胎使用壽命。在極少的狀況下,輪胎可能因為胎側過度撓曲造成太熱而爆裂,在緊急操縱時輪胎更會脫落。

    • 切勿只依賴加油站氣泵的胎壓計。這些氣泵通常被濫用(如敲到混凝地面、被輾過等)而且可能沒有正確校準,所以最好還是為輪胎充多一些氣(超過建議的胎壓),可以使用氣泵的胎壓計,但充氣後必須用你自己的胎壓計檢查。要取得最準確的數據,經常把自己的胎壓計讀數作為最終讀數的基礎。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