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的稀世珍寶再現 原來維京人掠奪過的寶藏是這些... 網友:太酷了(14P)



蘇格蘭的加羅韋藏寶地(Galloway hoard)擁有很多從中世紀修道院洗劫來的稀世古董,這些寶藏已經沉睡了一千多年。
這個金質項墜可能曾掛在一件聖物上,如今,它外面的包裹物僅剩一絲半縷。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在維京人代代相傳的傳說中,從來都少不了噴吐火焰的巨龍守衛著巨大寶藏的故事。然而,現實中,人們很少能發掘出傳說中的寶藏。
不過,18個月前,在金屬探測器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在蘇格蘭的加羅韋地區意外發現了維京人的藏寶地。其中包括:刻著如尼文的銀質臂章、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銀質胸針、黃金飾品、少量華美的絲綢製品,甚至還有珍貴的植物殘骸……它們全部都裝在精緻的金屬容器中,一起埋在地下。
愛丁堡的獨立學者、維京專家Olwyn Owen告訴我們:「這些物品千奇百怪,精美絕倫。」寶藏的主人「把寶物塞滿容器,再用一層又一層的織物包裹好,最後才埋入地下。」

這個寶藏中唯一一個近乎環形的飾針完全對稱,而且線條優美,是為蘇格蘭或愛爾蘭的上流人士精心製作的。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這個銀質胸針上刻有四張面孔,它已經埋藏在加羅韋的地下將近1100年。這些寶藏從來沒有被它們的維京主人挖出來過。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這個銀質手鐲的局部有所磨損,應該是維京首領給忠誠部下的獎勵。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考古學家Olwyn Owens告訴我們,這個盎格魯-撒克遜胸針曾被包裹在織物或皮革中,和其他貴重物品一起小心翼翼地收在精美的容器中,顯然被主人視若珍寶。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考古學家在藏寶地上層發現了一堆銀質手鐲。維京的上層社會把珠寶首飾當成貨幣,從銀質手鐲敲下幾塊就能當作碎銀子來用。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這個純金的鳥形物品可能是裝飾性的別針或者書稿指針。這樣一來,在閱讀時,讀者就可以避免髒手直接接觸到書本身。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這是加羅韋藏寶地出土的九個銀質手鐲中的一個,上面刻有兩隻神獸,周圍還裝飾著螺旋狀的藤曼。考古學家Olwyn Owens表示:「第一眼見到它們,我就怦然心動。」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精美的銀鏈把這個瓷釉十字架纏繞在中間,這樣就可以作為墜飾掛在身上。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在未來幾年,來自維京世界的手鐲將會向我們透露更多的細節。手鐲上銘刻的古代北歐文字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盤亙在銀盤胸針上的巨蛇顯得複雜而又精巧,這也是來自於加羅韋藏寶地的文物。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這個盤形胸針是大師之作,很有可能是北歐海盜從格魯-撒克遜人那裡搶來的。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這個帶鉸鏈設計的銀帶也許曾經附帶在某個珍貴矩形物體上,也許是一本書。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根據中世紀的文本,維京人登陸不列顛群島的時間在公元8世紀90年代。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凶殘的強盜突然出現在沿海地區,掠奪富有的修道院,給當地人帶來各種恐怖的記憶。之後的三個世紀裡,野心勃勃的維京首領和他們的追隨者徵服了英格蘭、愛爾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並在這些地方開拓殖民地,直到後代最後被打敗或者被同化。
基於銀質臂章和其他寶藏的風格,考古學家認為加羅韋藏寶地的時代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當時,維京海盜在愛爾蘭遭受了嚴重的挫敗。利用金屬探測器發現加羅韋藏寶地的Derek McLennan告訴我們,在加羅韋民俗傳說中,「提到過維京人曾被蘇格蘭軍隊打敗」。
McLennan被這些傳說和其他跡象迷住了,於是決定仔細搜尋維京人的遺蹟。2014年9月1日,他帶著工作小組外出時,發現了一個帶有維京風格的銀質手鐲、一個銀質大十字架和其他兩件物品。他立即通知當局,而當局立即派遣敦夫里斯和加羅韋委員會的考古學家Andrew Nicholson去往現場。這個機會可謂千載難逢。
「發現藏寶地的從來都不是考古學家,大部分情況下,不是像19世紀那樣在修路時意外發現,就是被業餘人士挖掘出來」,作為一名考古學家,Owen忍不住自嘲起來。
整個考古發掘過程小心而剋制,人們發現寶藏不只一個,而是兩個。在上層,團隊發掘出一個鳥形的黃金別針,還有67個銀錠和銀手鐲,很多都是愛爾蘭的銀匠製造的。Nicholson告訴我們,在維京人的世界,白銀就是現款,有錢人都是把銀子敲成碎塊去買牛和其他商品,去獎勵忠心的下屬,或者用來招募僱傭軍。
而在那些寶藏下方8釐米處,Nicholson和同事發現了一個有蓋的大金屬容器,不過被倒過來埋在了地下,也許是為了防止地下水滲入進來。容器中收納的寶物大多用皮革或者織物包裹了起來。
Owen告訴我們,「容器裡的物品可不是隨便丟進去的。這些物品得被包得嚴嚴實實,得到了最貼心的保護,它們一定非比尋常,對維京人來說極其重要。」
倒楣的盎格魯-撒克遜人
容器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由中世紀加洛林王朝的銀匠用銀銅合金精心鍛造磨練而成,上面還有不少裝飾。加洛林王朝是一個橫跨德國和法國的帝國,曾一度被查理曼大帝統治。
Colleen Batey是格拉斯哥大學的考古學家和維京專家,她說:「這是極為罕見的發現。」目前已被發現的加洛林王朝時期的容器僅有六個,大多數學者認為它們用在天主教教堂重要的儀式上的。這可能是維京海盜洗劫富有的修道院時繳獲的戰利品。
在容器內部,管理員發現了大量中世紀工藝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九個銀質胸針,其中一些刻滿了花式字體。Owen表示,這些飾品大多由技藝高超的盎格魯-撒克遜的金匠們製作,被它們的主人視若珍寶。既然維京人獲得了這樣一件精美的飾品,那說明「某些盎格魯-撒克遜僧侶或者居民肯定倒楣了。」
管理員還發現了其他很多珍貴的物品:有金錠、鍍銀的珠寶和精美的金質項墜(曾經掛著一個聖物),最神奇的是,還有兩個很大的植物種子或者堅果,植物學家尚未確認是何種物種。不過,Owen懷疑這些種子來自外來植物,而且是遠離維京核心地帶的地方。無論是誰「打包」容器,他一定認為這些種子十分特別,有資格和價值連城的金銀器一起埋藏。

這兩個手鐲上刻著古老的如尼文,來自於上層藏寶地。
攝影:ROBERT CLARK,國家地理,由蘇格蘭歷史環境局授權
連包裹容器的部分織物都十分稀有。英格蘭約克郡盎格魯-撒克遜實驗室的織物專家鑑定了一些樣品,發現是絲綢錦繡,這是北非、西班牙南部或者拜占庭紡織作坊製造的奢侈品。在歐洲中世紀時期,高檔進口織物多是為權貴們準備的,比如國王王后、教會的高階僧侶,還有埋葬在基督教教堂的聖徒。
加羅韋藏寶地的維京主人如何得到這些財富,又為什麼決定把它們埋藏在地下,這些謎題依然懸而未決。Owen告訴我們,對藏寶地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不過她堅信在這裡一定會發現很多新的考古學證據,說不定會給蘇格蘭維京學研究帶來新的視角。
她還補充道:「這個藏寶地的意義巨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維京海盜在周圍地區的活動:他們和其他民族之間的互動,他們的技術水平,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信息。」



轉自今日頭條


沒想到當年維京人搶奪這麼多稀世珍寶啊!!!
感覺每個都價值連城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