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大陸/大美大陸 古塔覓蹤
華嚴寺塔,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華嚴寺內,寺院建於遼代清寧八年(1062年),華嚴寺塔是根據《遼史·地理志》上的記載恢復建造的。塔為三層四簷純木榫卯結構,現已成為大同古城的標誌性建築。 大 中 小 塔,是一種從印度傳入大陸的建築形式,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的場所,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後,遂發展演變成為有著特定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傳統建築。常言道:『有塔便有寺』大陸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為中心的。孤高聳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間體量,打破傳統古典建築平緩坦然的空間序列,是佛陀『涅磐』神聖的象徵。根據新華社報導,在歷史進程中,大陸的能工巧匠運用大陸原有的樓、閣、亭、台建築技藝,建造出了種類繁多、風格各異的古塔。從形態結構上分,有密簷式、樓閣式、亭閣式、覆缽式、金剛寶座式等;從建築材料看,有磚塔、木塔、石塔、琉璃塔和金屬塔等;在建築學層面,由於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不同,塔的建築技術更是涉及了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壤學、地質學等諸多方面。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散落在大陸廣袤大地上數以千計的古塔,在用途上逐漸超越了單純佛塔的限制,被賦予了更多的理性內容。許多古塔是風景名勝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山林園林增添了絢麗的色彩。還有一些著名的古塔,已成為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的標誌性的建築。延安寶塔,又稱嶺山寺塔,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山,始建於唐代,現為明代建築。塔呈平面八角形,九層,高約44公尺,為樓閣式磚塔,現已成為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革命聖地的象徵。
普救寺塔,又名鶯鶯塔,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普救寺內,因元代雜劇作家王實甫《西廂記》描述了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而聞名。是與北京天壇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河南三門峽蛤蟆塔齊名的中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位於寧夏青銅峽水庫西岸崖壁下,始建年代不詳,但從歷次修繕出土的文物、題記推測,很可能是西夏的遺存。塔群坐西面東,按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是大陸現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大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