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合併/世新副校長:教育資源整合 可達水到渠成之效
▲世新大學學術副校長陳清河。(圖/記者李采妮攝,2016.02.24) 大 中 小 今(105)年2月17日國立政治大學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傳出兩校將合併的計畫,消息一出,馬上驚動各界;對此,世新大學學術副校長陳清河表示,兩校合併若搭配深入且具未來發展性的專業整合,可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樂見其成;反觀,若只為了因應少子化,招生困難等原因單純併校,恐怕會影響許多高中職生對於未來選校的方向。
少子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2008年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與國立東華大學併校,新校名仍沿用「東華」,原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校地改為美崙校區;當時併校的動機,確實是為因應台灣「少子化」現象,大學經營面臨衝擊,藉由擴大東部國立高教規模以提升競爭力。陳清河表示,台灣教育界關於「併校」的推廣也並非這1、2年內才突然浮現,長期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導致小學校沒有更多資源可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那麼併校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以花教大與東華大學合併一案舉例,過去台灣東部地區沒有任何大學,最終將此綜合大學設置於花蓮縣,除了兩校充分發展原本各自所長之外,也間接彌補了東部地區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
▲台灣大學校景。(圖/取自台灣大學臉書)
政大聯姻台科大是好是壞?
「政大聯姻台科大」為教育界投下105年的第一顆震撼彈。對此,陳清河指出,政治大學是台灣頂尖的大學之一,他們的文科、商科、法學科等,在國內是很有口碑的,但它一直無法成為一間頂尖的「綜合大學」就是因為它缺少工科、農科、醫科等專業領域;而台科大是國內頂尖的科技大學,兩校合併剛好可以補足各自的不足,充分發揮「1加1大於2」的效果,對於這樣的教育推動政策,當然是樂見其成。
台灣教育界為何吹起「公公併」風潮?
對於國內大學「公公併」的風潮,陳清河以三大點表達出自己的看法:第一是教育資源不足,造成學校間彼此要想辦法互補、第二是因為整體教育要進行整合,提升國家競爭力、第三則是在現今社會7分就能讀大學的狀況下,學校選擇變多,而選擇一多內部的競爭力就降低,變成很多學生只是為了一張文憑而去念大學,會造成台灣教育界閉門造車的情況。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