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曾傾家蕩產為兒子治病 心甘情願為兒子付出一切

倪萍曾傾家蕩產為兒子治病有一期節目倪萍受到大量批評,丈夫和孩子來找妻子,言談中丈夫透露是自己酗酒、家暴才令妻子出走。最後妻子還是選擇不出現,但倪萍對着熒幕說:「你再走能走多遠,孩子牽着你。」 再往前也有一期家暴的丈夫找妻子,她的基調卻是「不是所有錯誤都能被原諒」。同樣是尋人未果,她的總結卻是毫不客氣地擺擺手:「去,回家反省去。」兩者之間的差異可能在於,有沒有孩子——那是倪萍最大的軟肋。節目里她見不得丟孩子,「全家這輩子都毀了」;見不得養父母虐待孩子,「既然抱養了為什麼不好好養?」;更見不得被遺棄的孩子回來找父母,她常問他們恨不恨父母:「不恨,就想知道他們為什麼離開我。」不用切鏡頭都知道她在掉眼淚。她常常勸其他母親為了孩子犧牲、隱忍,人們批評這種觀點「只有男人、孩子是人,女人不是人」。但說起來,她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母親,這是她的知行合一。[導讀]倪萍39歲生子,決定要孩子的第三天,她就停了《綜藝大觀》的工作。兒子出生11個月,生了重病,她白天跑醫院,晚上坐在沙發上一根一根抽煙,哭得自己「都快先看不見了」。她決定傾家蕩產也要救孩子,國內沒法治,那就去美國。孩子在美國看了幾年病,「家底兒都掏出去了。」為了省錢,她一個人抱着孩子去美國,坐經濟艙,起飛后把孩子放在座位下方,好讓他躺平睡覺。那時候她的英文水平神跡一般突飛猛進,醫生說什麼她都能聽懂,開口雖然顛三倒四,但也能交流——兒子病好后,又都還回去了。治療期間,只要國內有工作收入能超過往返飛機票價,只要超過一點,她就坐10幾個小時回來,完了再飛回去。她和孩子的生父離了婚。說起那些年幫過她的朋友仍要哭。一次出門買菜,菜販看到她就哭了:「你是倪萍吧?怎麼老成這樣了?過得不好嗎?」她自己是當笑話一樣公開講着,也由此迴避了那個「過得好不好」的問題。孩子到3歲做了手術,之後每年去美國複查,到10歲時,醫生建議下次可以在結婚時再來複查,倪萍哭得眼淚橫飛到醫生臉上,告訴兒子:「60歲再結婚吧,媽媽不想再來複查了。」在這樣的經歷之後,她總勸告其他母親「為了孩子」,或許在於以自己的經驗,對孩子無論如何付出,承受怎樣痛苦,都值得、都快樂。倪萍接受採訪時不談婚姻,「因為沒有資格談」。但跟我們談到兒子時,是她傾訴願望最強烈、整個人最飛揚的時候。腰最差的時候走路起身都需要人攙扶,饒是如此,她還是儘可能抽出時間飛去美國看孩子、陪孩子。「不是他需要我,是我需要他。」她笑着說。孩子也懂事,「每天拉着倪老師出去散步。她這個腿越不走就不好,但本來就疼,有時候就懶,但孩子就很在意,每天帶着他媽出去散步,十幾歲的孩子能做到這樣還是挺棒的。」陳倩說。這個母親毫不免俗地曬娃,告訴記者,兒子遊戲打得非常好,能幫同學打遊戲升級掙錢。「不是很多家長反對孩子打遊戲嗎?認為會影響學習」記者問。「順其自然。」倪萍說。她有她的教育方法:小學時兒子半夜不睡覺打遊戲,被發現后,第二天倪萍給他兩個選擇:要不交出所有遊戲機好好上學,要不別上學了在家打遊戲。兒子選了後者。但第三天早上,他眼淚汪汪地上交了遊戲機:「我去上學了。」從此再沒有影響過學習。兒子也相當以她為榮,在學校里做演講:「我以我的媽媽為驕傲,她是中國的節目主持人,10個中國人里有9個都認識她。」「同學們都不相信。他的同學都是首富政要的孩子,『我爸都沒有這麼有名呢』,都覺得他吹牛,他們不知道曾經中國電視的情況。他回來跟我探討這個問題,我說這是事實,但並不值得驕傲,因為這是媽媽的工作。他說不,我就是以你為驕傲。」2010年,倪萍在電影《大太陽》中飾演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身為一個集體主義時期的過來人,倪萍思考問題的最小單位從來不是個人,而是集體、家庭,天然地接受了個人利益於此的讓步。從生長環境到工作環境,從來也沒有給她提供過自由舒展、恣意而為的可能性。而影響她至深的姥姥的核心價值觀是「人生來就要受苦」,她以此支持過了自己人生中的各個艱難時刻,她對求助者建議的那些委曲求全,何嘗不是自己經驗的折射。她的情感經歷幾經坎坷,在山東的第一段婚姻她形容為「挫敗」,「內心深處留下了永久的創傷」。之後與陳凱歌的戀情里毫無保留地奉獻,事後回顧起來,「沒有一點尊嚴」。與兒子的生父在八年婚姻后亦告仳離。親情上亦是如此,從小父母離異,母親嚴苛,清冷,她縱是有名的孝女,至今也沒有和母親有過一個擁抱。她在書里這樣歸納自己:一個太自尊的女人往往太注重意志的磨鍊,而忽視了情感的建設,或者說是對情感的修養。她的人生里有太多的,為了一段關係儘力付出,卻不導向快樂,只照見自我的壓抑。過去的報道里寫倪萍熱愛大家庭生活,家裡幾代同堂,熱鬧非常,然而我們向她求證時,她說:「我從來就不喜歡,我喜歡自己待着。那時姥姥在,大家來看她,我也不能攆人啊,成天光給人做飯了。」 如果人生可以有其他選擇,她何必委曲求全。曾經接受媒體採訪,她說下輩子希望沒有家庭沒有父母沒有孩子,最好還是個神經病——因為在這輩子,沒有其他的可能。「中國的家庭在世界上都很特殊,你說重視親情吧,可很多麻煩、苦難都是親情帶來的;你說不重視吧,沒有親情就活不了。」倪萍對我們感慨。唯一例外的,是做一個母親。「每次想到做母親,我就激動莫名。旋即,我又會陷入到一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祈盼之中,願蒼天賜予我兒女,願我早一天成為母親。」她曾如此懇切地寫下這些文字。為孩子付出,是她最心甘情願的——於這中國的大多數母親,或許亦多如此。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娛樂新聞資訊?
下載【GigCasa 激趣網】手機應用Android版 iPhone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