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戰場》全景展現抗戰14年 導演詳解怎麼調度各國演員

從九一八爆發到東京大審判結束,電視劇《東方戰場》力圖用一種恢宏的場面和紀實的敘事手法,來還原14年抗戰歷史的方方面面。隨着該劇的熱播,《東方戰場》的製片人與導演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兩人坦言,調度3個攝製組總計12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在14個省為期半年的拍攝過程讓大家吃盡了苦頭,但各種辛苦歷程正是他們拍攝此劇后所獲得最深刻的記憶——如同抗戰14年的這段歷史,需要有人歷經「苦難」,來把這段苦難的記憶講成故事讓更多的人銘記。談到拍攝《東方戰場》的初衷,導演路奇表示,他希望有一部作品,能向觀眾展現中國的抗戰14年,這其中還包括在此期間的國際形勢、其他國家的態度以及行動等等,以此全方位地展現當時的歷史畫卷,在此基礎上,《東方戰場》的劇本開始有了雛形並不斷地進行打磨。「劇本打磨了10年。」製片人孟凡耀表示,此後在相關領導以及專家的指導下,劇組又對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人物甚至每一個時間地點都進行了考證。此後便是半年的艱苦拍攝。現如今主創們回憶起來,拍攝過程可謂是歷盡艱辛。劇中涉及的歷史人物眾多,有名有姓者多達1200人,劇組首先要將1200名演員分成三個攝製組,這個調度的規模是超乎尋常的。 孟凡耀回憶說,整個攝製組包括兩個武戲組,一個文戲組和一個資料組。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場戲是劇末的東京大審判,這其中包括戰犯、法官、守衛的美國士兵等200多名外國演員,拍攝前主創們都做足了功課,但現場還是經歷了不少「緊張」。導演路奇當時就是一門心思想把這場戲拍好,讓世人看到戰犯最後的下場是什麼。拍攝中面臨的第二大挑戰則是難以想象的低溫。導演路奇帶領劇組在黑龍江拍攝時,每天早晨5點鐘起床,而此刻,室外溫度是零下41攝氏度。「拍攝外景時我們要給一個公路橋刷漆,刷子剛刷上去就結冰了,現在想想還是不寒而慄……」對於在艱苦條件中咬牙堅持過來的演員,導演路奇對他們表達了感激和敬佩之情。在導演眼中,14年抗戰真正的主角是歷史的腳步,歷史時間每進行到一個節點,主角就會聚焦在某幾個人物身上,劇組中1200個角色,是穿行在歷史行進的腳步中應該出現的人物,但都不是傳統意義上貫穿全劇的主角概念。在此情況下,不少演員本着一種對歷史的崇敬在出演這部劇。導演舉例說,在黑龍江拍戲時零下41攝氏度的嚴寒,有的不了解當地環境的日本演員只穿着單褲拍戲,拍攝結束后,演員已經凍得連車都上不去。一位飾演蒙古勇士的小夥子,專門從內蒙古趕到劇組要求親自原聲配音而且分文不取。這在導演眼中,都是一種近乎英雄情結的行為,也正好印證了整部劇的主題——在抗戰的危難關頭,全民族不分階層等級身份,每個人在民族危亡關頭都會奉上自己的一腔熱血。導演路奇在劇中寄託了他本人的許多情懷——「我做的片子不是快餐,我追求它所具備的史學價值,它以廣闊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歷史……觀眾看片子的時候,可能對整個14年的抗戰,會有一個更加深刻,全新的理解。」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娛樂新聞資訊?
下載【GigCasa 激趣網】手機應用Android版 iPhone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