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桂坊迷姦水狂襲 港女享受洋漢任由侵犯 均不考慮報警

蘭桂坊迷姦水狂襲 港女情迷洋漢受侵犯都不會報警
大量本地學生及放洋返港的留學生湧入蘭桂坊夜蒲,潛藏其中的毒品拆家視這龐大市場為「兵家必爭之地」,近日更有人引入藥效強勁無色無味,俗稱「炸彈」的超級迷姦水,供獵艷「炸女」之用。夜場「毒界」亦趨系統化,拆家為求逃避警方,採「擇日」及「包場」方式出貨,今個夏天毒品勢必炸爆老蘭!


警員要求夜蒲人士打開手袋,查看有否違禁物品。
舞池內,男男女女的軀體跟隨音樂放縱扭動,貼胸碰股,舞姿火辣,迷幻燈光照射著一個陰暗的毒品世界。走近吧檯,不難聽到:「你今晚炸咗女未?」
「炸女」這個潮語其實源於近日流入本港,要「搭路」才能買到俗稱「炸彈」的超級迷姦水。

「炸彈」溶於酒中,無色無味,被「炸」者難以察覺。

攬走
熱鬧過後,不少少女HIGH到神志不清。
藥效強 「炸女」極易
曾接觸過「炸彈」的玩家指出,只要將一滴「炸彈」加入飲品中,其藥效迅速強勁,加上無色無味,「要『食女』、『炸女』話都冇咁易!」據悉,超級迷姦水投入飲品時會發出「啪」聲響,恍如炸彈爆炸故被稱為「炸彈」。

蘭桂坊蒲精阿傑表示,毒品與迷藥在夜場半公開銷售絕非秘密,「好多場都有(毒品),拆家通常喺大場散貨,細場就熟人自己take嘢(吸毒),有啲夜場職員本身就係艇仔,要買貨take絕無難度。」

放大圖片
即場啪丸 廁所索K
暑假學生蒲族蒲頭,阿傑指他們是毒販重要客源,「唔只本地,外地留學回港生都係目標,尤其ABC(外籍華人)!」他解釋,因外國留學生多不了解本港毒品管制,拆家更易得手,「佢哋買嚟同班friend(朋友)開心嚇,有人sell(推銷)咪買囉。」毒品易買,吸食也公然,若是丸仔,蒲友都是當場啪;K粉則會在廁所內吸食。

記者日前到蘭桂坊夜訪,只見「老蘭」春光無限,玉背、長腿、低胸、貼身迷你裙,十分誘惑。一眾少女愈夜愈迷糊,至凌晨三,四點,夜蒲人士紛紛散去,記者直擊多名神志不清少女昏眩街頭,有的被數名男友人抬上的士;有的跪在地上要男友人攬腰攙扶離開;有的連環撲攬同行數名男友人。眾女甩鞋露底,如有人心存歪念,這班美少女隨時失儀又失身。
採訪期間,記者目擊七、八名牌照科警員聯同約二十名機動部隊,帶同緝毒犬到老蘭查牌,更有女警在夜場門外,要求入內女客逐一打開手袋查看有否藏有違禁品。
而熟知毒品交易流程的阿威則指,差人借查牌「搜毒拉人」的行動並不罕見。他透露,有夜場的「睇場」會「負責核實(買家)身份,根據對方要求搵人供貨」,熟知門路的玩家「響朵」後,不消一會便有拆家現身接頭,「為保安全,有玩家攞貨後,會走去私竇度take。」

可致精神錯亂死亡
阿威續指,有拆家更會「擇日」出貨,「即係將散貨時間group(集合)埋一齊,揀啲人多嘅日子出貨,好似Ladies Night及周五、周六的旺場日子,才帶貨到場,唔使日日帶貨喺身,咪冇咁易出事囉。」他續指,隨著網際網路興起,包場販毒漸成趨勢,「有啲場會搵燈頭(搞手)喺啲冇乜客嘅日子包場,然後燈頭再喺網上吹雞,拆家便可在場中出貨。」現時在夜場較易買到的毒品包括傳統的大麻、冰毒、古柯鹼、K仔,以及較新的喵喵、K2及K3等,而「炸彈」之類的迷姦水亦同樣熱賣。但濫用上述藥物可致精神錯亂、失禁、性無能,甚至死亡。
港女情迷洋漢受侵犯不報警
隨著社會風氣日益開放,港女的想法亦有明顯改變,除愈來愈多港女愛找異國情人外,有人即使遭性侵犯,擔心的只是會否患上性病或被拍下情慾短片,對於如何懲治侵犯者,反而不大關心,甚至是置之不顧。這些變化,令存心「食女」的外國人更易得手,社工在處理有關問題時面對的障礙亦相應增加。

熱吻場面在蘭桂坊比比皆是。
傾向關注有否染性病
本月初,本港一個團體針對港男港女的擇偶條件,於街頭訪問了二百四十名未婚男女。調查發現一百二十五名的受訪女性中,有五成六會考慮選擇外國伴侶,而她們擇偶時,會考慮對方的品格及經濟能力等不同因素。網上論壇更有不少貼文,討論港女對外國人趨之若鶩的原因。
另外,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機構主管黃寶文指出,時下少女不幸遭到性侵犯後,愈來愈多人忽略當中的犯罪行為,只傾向關注自己有否染上性病、懷孕、又或被拍攝情慾短片,「佢哋求助主要係想搵性病檢測或中止懷孕服務,反而唔選擇報警,呢啲情況令我哋嘅輔導工作更加困難。」


日前有警員帶同緝毒犬到蘭桂坊夜場查牌。
女士點睇:張小姐(學生)
「如果有人向我推銷毒品,我一定會拒絕,同埋要有朋友陪我先會嚟。」
邱小姐(學生)
「我諗酒吧入面人多嘅地方冇咁危險,另外如果有陌生人畀嘢我飲,我一定唔會飲。」
毒販「雞尾酒式」散貨警難查
毒販除了大舉攻入蘭桂坊夜場外,為了吸納更多買家和逃避警方的執法,更是奇招百出。有關注青少年濫藥問題的專科醫生指出,近年毒販不但會採取「雞尾酒式」散貨,以滿足市場需求,更會提供多種交收渠道,令警方執法更加困難。


曾有青年疑因服食過量藥物,被發現倒臥蘭桂坊附近街道後送院。
長期關注青少年濫藥問題的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表示,近年本港販賣毒品方式會隨市場供求情況而改變,例如近期出現的「雞尾酒式」散貨方式,便是在部分毒品貨源不足時,毒販為滿足市場需求使出的招數,「佢哋會將幾種唔夠貨嘅藥撈埋一齊,好似溝雞尾酒咁賣畀人。」
交易日漸網絡化
丁續指出,現時毒品交易日漸網絡化,買家可以在交友網站寫上專用暗語與毒販「相認」,然後落單;他們的交收方法亦趨向多元化,經「搭路」後,除了最基本的見面交收外,部分賣家更會「將啲藥黐喺遊樂場嘅特定地點,等買家自己去攞貨,買家根本唔會見到拆家,令警方更加難執法!」
廣華醫院病理部主管兼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許伯鈞醫生表示,雖然本港吸毒人數近年有所回落,現時較十八個月前下跌百分之二十,惟毒品買賣交收愈趨隱密,有毒販會直接送貨到買家住址,增加執法難度。他指,為更有效打擊濫藥,禁毒處正加強宣傳,鼓勵市民多注意鄰舍情況,並提醒業主互助委員會留意陌生人出入。

雖然他未遇過吸食「雞尾酒式」毒品而被送院的病例,但他強調,若混合各種毒品服食,容易令毒癮更深,「一劑就有各種毒品,感覺會強烈好多,心癮會更大,亦更難戒!」他補充,根據禁毒常委會的資料,K仔依舊是最多人吸食的毒品,惟令人更易上癮的古柯鹼卻有上升之勢,成年人吸食的比例亦有所增加。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