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藍色經濟推動!軟絲仔人工養殖成功
▲台灣藍色沿海經濟推動。(圖/公關提供) 大 中 小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為執行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推動計畫─魚介貝類增養殖技術開發,經2年研究,確立了萊氏擬烏賊(軟絲仔)完全養殖技術。藉由人工育成的種魚生產大量受精卵及幼苗,實施放流增裕海洋資源,可發展養殖產業及休閒漁業,增加漁民收益。
萊氏擬烏賊(Sepioteuthis lessoniana Lesson,1830),俗稱軟絲仔,屬於管魷目的鎖管科Loliginidae,其外形跟烏賊相似,但又非真正的烏賊,所以學名為「擬烏賊」。因肉質鮮美,軟硬適中,口感特佳且比鎖管脆口,每公斤單價達五百元左右,為所有頭足類中最具經濟價值者。野生萊氏擬烏賊的種魚在人為環境下經馴養後自然交配產卵成功,受精卵孵化後經仔稚魚培育及人工養成,約5個月培育可成熟產卵。第一代人工培育種魚於104年7月初自然產卵成功,受精卵孵化後培育出數百尾全長10-15公分人工第2代幼魚,奠定萊氏擬烏賊完全養殖技術。自澎湖海域所釣獲的種魚,蓄養在室內,池中設置附著物供種魚產卵。103年12月上旬種魚開始有追尾動作,12月下旬水溫降至19℃時發現自然產卵,種魚喜歡產卵於打氣水流較強之處。卵鞘呈白色半透明狀,平均長度約9.1cm,每個卵鞘約有4~9顆不等受精卵(平均7顆受精卵),形狀像四季豆。卵鞘自種魚池中移至孵化桶,在水溫18-23℃的條件下,約經54天孵化出胴體長6.5mm之幼苗。孵化後初期即可餵食大型餌料生物,活存率達80%以上,再經馴餌轉換成新鮮飼料。飼料轉換成功的幼苗成長快速,經5個月養殖後,體長達26公分,體重約200公克。萊氏擬烏賊完全養殖技術的建立,將配合「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推動計畫」大規模生產種苗,實施放流增殖,以復育海洋漁業資源。此外,經由技術移轉推廣至國內水產養殖產業,使我國產業發展更多元化。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