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的秘密!究竟蔣中正一個月薪資領多少?(20P)





公務員的收入問題一直是人們頗感興趣的話題,特別是高層公務員的收入,更讓人有一種“神祕”之感。那麼,國民政府曾經最高級別的公務員蔣中正每月能領到多少工資?尤其是抗戰期間,他每月的薪金待遇如何?



有人說,蔣介石身兼數職,每個職務都能拿一份工資,薪水應該不少吧?錯,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是不鼓勵官員兼職的,如果一個人兼好幾份差,也只能拿其中一份工資,連蔣中正也不例外。



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頒佈《文官官等官俸表》,重新釐定了各級公務員的工資標準。按照該表規定,時任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蔣中正,拿的工資跟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和各部總長一樣,都是每月800塊大洋。相比而言,北洋政府時期,大總統每月薪俸12萬元(1913年增至15萬元)、公費10萬元、交際費10萬元。



1933年國民政府“廢兩改元”,蔣中正每月800銀元,此時上海、南京的豬肉價格約每斤0.3元。其購買力可見一斑。



這時候,官員薪水還很單純,除了工資就是工資,沒有洗理費、書報費、餐費、交通費、冬季取暖費等等亂七八糟的補貼。



1935年法幣改革後,蔣中正的月薪從800銀元變成了800元法幣,當時官方規定銀元與法幣的兌換比率為1∶1。



抗戰期間,蔣中正的薪資也有所變化。雖然全國公務員的基本工資都沒有變,但考慮到連年戰亂、物價上漲,1941年,國民政府頒佈《非常時期改善公務員生活辦法》:公務員可每人每月購買政府提供的平價米糧兩市升;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60元;基本工資低於200元者,再另發生活補助費20元。蔣介石也同樣可以領取補助。



1942年,持續的通脹致重慶豬肉價格漲至每斤6.25元。即便節衣縮食,每月仍需借貸500元才能維持全家生計,全年只有三個月不為米糧發愁。因此,1942年9月,國民政府又出臺新的《非常時期公務員生活津貼辦法》。不再規定生活津貼的具體數目,而是將津貼數目與物價上漲指數掛鉤。



以1942年8月重慶的物價為參考,新政策出臺後,蔣中正除基本薪俸800元之外,還可以拿4400元的生活津貼;最低級別的公務員(月薪55-60元),也可領到660元生活津貼。換句話說,到抗戰中後期,基本工資對公務員來說已不算什麼,津貼才反應了真實收入。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抗戰結束。



除上述工資及津貼外,蔣介石每月還有一筆特殊收入。



1938年9月3日,孔祥熙曾密函中央銀行:“案查蔣委員長特別費每月三萬元,前經函請貴行按月撥交王宇楣君代領,據報業撥至本年七月份止在案。所有自八月份起按月應撥之三萬元,請即按月照數撥交本部駐港辦事處王科長巽之代領,取據報核,不再逐次函達,相應函請查照辦理為荷。”



這筆特殊收入為每月三萬元。除此之外,蔣中正再無其他因擔任公職而產生的收入。



















VIA 網易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