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辦公室每年自掏380萬買牛皮?!英國死也要hold住這延續千年的傳統!








英國議會大廈西側塔樓內的檔案庫裡,牛皮檔案汗牛充棟。

英國議會通過的每一項法案,原始檔案一式兩份寫在特製的牛皮上。

一份儲存在國家檔案館,一份留在議會大廈內的檔案庫存檔。

千年的傳統,傳承至今。法案多如牛毛,牛皮檔案汗牛充棟。僅舉一個大家熟知的法律檔案,大憲章,Magna Carta,儲存的一份牛皮原始版上的日期是1297年10月12日。

日前,英國議會上院通過一項決議,要用A4白紙替代牛皮作為存檔檔案的印製材料。決議一出,輿論嘩然。大家「嘩」的不是21世紀的英國,議會通過的法律檔案原本居然仍記錄在牛皮上,而是牛皮與白紙,孰優孰劣。


牛皮當紙

在介紹雙方的爭論之前,先要說說這記載檔案的特殊牛皮。

記錄英國議會通過的每一項法案使用的材料,英文是vellum,中文翻譯都把它稱作「牛皮紙」,但這是非常誤導的,因為它跟紙不沾邊。

Vellum的詞源來自法文的velin或veelin,就是英文中的veal,小牛犢的意思。

Vellum一般是取自小牛的大腿部的皮。它的製作過程相當耗時複雜。首先要在石灰水中浸泡揉搓。

石灰水導致牛皮上的牛毛孔膨脹,便於清除牛毛和皮下脂肪。清除脂肪和牛毛需要使用一種專門的稱作「scudder」的彎刀反覆刮擦。

然後要將牛皮繃在一個特製的木框上抻拉、柔化,最後自然晾乾。

山羊皮、鹿皮也被用來製作vellum。但古典主義者堅稱,只有用小牛皮製作,才能稱vellum,用其它皮只能稱parchment。而古典主義者眼中的至尊精品,是用死胎牛犢的皮製作的vellum。


紙代牛皮

英國貴族院的「老爺們」決定用紙替代牛皮記錄檔案,不是出於與時俱進的激情,而是迫於囊中羞澀的無奈。

上議院說,用檔案紙替代牛皮,每一年至少可以節省下8萬英鎊(約新臺幣381萬)。經費裁減,也讓貴族老爺們的錢櫃吃緊。

上議院的決定讓很多人不高興。反對者說,紙張一般最長的儲存壽命是500年,而vellum的壽命至少在千年以上,而且有實物為證。

而且,牛皮比紙耐水火、防撕扯,更安全。

嘩然中,政府的內閣辦公室表態,繼續保留用vellum記錄法案的費用,可以從內閣辦公室的經費中出。上議院立刻接過話,說如果內閣辦公室願意出錢,議會通過的法案當然可以繼續寫在牛皮上。

內閣辦公室發言人漢考克說,「用牛皮記錄議會法案是一個千年傳統。面對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應該保護這個偉大的傳統」。

本來嘛,堂堂的大不列顛,這點兒牛皮錢都拿不出來,豈不讓世人恥笑?


清除脂肪和牛毛需要使用一種專門的稱作「scudder」的彎刀反覆刮擦


數位與虛實

爭吵中,還有一派觀點。用牛皮也罷,用紙也罷,你們都沒說到點上。這「點」是什麼?數位化。都數位時代了,還什麼紙呀,牛皮呀,都不用,全數位化存檔了。

的確,如今,從大英圖書館到地方政府辦公室,書籍、檔案、檔案,都數位化了。

但是,你或許有所不知,英國出版的每一本書,每一本雜誌和每一份報紙,在大英圖書館裡都仍保留一份實物。這是英國一項叫「依法儲存」(『legal deposit』)的法律要求。

而且,自2013年起,網站、臉書、光碟和電子雜誌的儲存也納入這項法律的涵蓋範圍。

為什麼?因為數位化技術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其安全性和儲存能力還沒有像紙張和牛皮那樣經過時間的考驗。

英國約克大學的數位檔案學家麥卡姆坦言:「我們沒有一個時間機器,可以讓我們確信200年後數位化的東西依然存在」。

或許不用等200年。在1984-86年間,BBC的「世界末日計畫」(Domesday Project)透過9000所英國學校孩子們的幫助,蒐集了100萬英國人提供的各類資訊,把它儲存在代表未來科技的特製光碟上。

而僅僅30年後,現有的播放裝置幾乎沒有一個仍可以閱讀顯示光碟上儲存的資訊。

麥卡姆說,數位資訊歸根結底不是人類可以一目瞭然的資訊,需要藉助某種技術和裝置才能閱讀和理解。而這種解讀技術是不斷變化的。

拋開技術不談,僅以一個門外漢的直覺,看得見,摸得著,總覺得更放心。


轉載自:BBC中文網



這真的是很重要的傳統欸
連這麼重要的預算都要砍就知道經濟有多差…




本帖最後由 PoPoPoU 於 2016-2-22 13:22 編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