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心愛的小玩具!為了它皇帝不愛江山不愛美人 必須親自操刀完成





明宣德時,皇帝朱瞻基本人酷愛核雕,因為核雕藝人夏白眼能在橄欖核上刻出16個形態畢肖的人物,因此明天啟皇帝朱由校對他極為賞識。到了天啟年間,核雕更為盛行,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很多人對此趨之若鶩。



當時的明熹宗不僅喜歡收藏核雕,甚至還親自操刀雕刻。他所創作的「五鬼鬧判」,形像生動,造型優美歷來被認為是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當時,一些上層人士把精緻的核雕視為珍寶,並和串飾掛在一起,作為裝飾佩件,有的將其作為扇墜、佛珠,因而核雕風行一時,花樣不斷出新。



在民間,著名核雕藝人王叔遠創作的「蘇東坡泛舟赤壁」,十分精巧,成為後世核雕的典範之作。據明代周暉《續金陵瑣事》記載:「成化間,一樂工能刻木為舟。



大可二寸,蓬桅櫓舵咸具。二人對酌於中,壺觴餖釘滿案,一人挽蓬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能動,放在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側。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競趨焉。」由此可以想見其雕工之妙,名氣之隆。不過,明代的核雕材料主要是桃核與杏核,而欖核則用得相對較少。



從核雕題材上看,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精巧玲瓏。而從實際用途來看,大多是將核雕當做種垂掛在衣帶或統扇或繡袋下面的墜物,裝飾、點綴之餘,亦可做玩賞之用。










轉載自今日頭條

以現代的眼光看來....有點土然後有點俗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