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錯很大!古人能吃到的食物其實只有...竟然被騙這麼久!
古裝劇是許多人的喜愛,但你看古裝劇的時候都有注意到裡面穿幫鏡頭嗎?
其實在古裝劇裡面,
吃錯最多的食物就是「玉米」和「地瓜」了,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是因為編劇喜歡吃,還是玉米、地瓜價格公道保鮮方便呢?直到明代前期,中國糧食作物品種大體是穩定的,但到了明代後期,由於新大陸的發現,美洲作物傳入,進而改變中國糧食生產的結構。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玉米和地瓜。
中國關於玉米的記載,最早見於明正德《潁州志》(1511年)。玉米可以煮、烤、磨成粉,甚至還可以生吃。
但不管玉米有多好吃,凡是題材是明代以前的古裝劇,都是不應該出現的。生吃玉米的情節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有出現,官渡之戰裡,曹丞相士兵饑不擇食,生吃玉米。
在新版《水滸傳》第一集一個特寫鏡頭,梁山好漢相約玉米地,宋江和公孫勝在玉米地裡鬥劍,這一幕也是一大穿幫鏡頭。而事後片方承認,
說明用玉米地是因為找不到高粱地,所以沒辦法對該情節進行修改。
地瓜和玉米一樣,也是從明代傳入。萬曆二十二年福建遭到大荒年,靠著地瓜才渡過災荒。地瓜推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時糧食問題。西漢人口已達6000萬,然而直到明末人口還只有1億人,可是到了乾隆就猛增到2億,玉米、地瓜及其他高產作物的作用不可低估。
而辣椒也是16世紀傳來原產美洲的蔬菜。胡蘿蔔原產北歐,是元代時從波斯引入的,
所以時代設定在元代以前的也不可能看到。其實,中國古代蔬菜是相當匱乏的。《詩經》裡提到132種植物,但能吃的蔬菜只有20餘種。這時候古人最常吃的是《素問》裡邊提到的「五菜」:葵、韭、藿、薤、蔥。
那麼,拍一部唐宋以前的古裝劇,劇中人物吃什麼蔬菜既能讓觀眾能認識,又保險不會穿幫呢?答案是
韭。韭是中國土生土長,但不是一般人就能吃得上的,
它在漢代還是罕見之品,想吃烤韭菜的也只有王公貴族了。到了宋代韭已經相當普遍,蘇軾詩中就提到,「漸覺東風料峭寒,青篙黃韭試春盤 。」
除了韭,原名「菘」的白菜也是比較保險的選擇。但漢代「菘」和現在白菜在品質上根本沒法比,而且「菘」在這時相當珍貴。到了宋代,白菜經過改良已經出現優良品種,結實、肥大、高產、耐寒,也比其他蔬菜好吃很多。蘇軾曾提到:「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意思就是說,大白菜比熊掌、羔羊、河豚還要好吃。
糧食和蔬菜沒吃錯,水果吃錯也不行。比如《陸貞傳奇》電視劇裡居然出現火龍果,陸貞是北齊女官,火龍果的原產地是中美洲。吃什麼水果是安全的呢?
櫻桃、桃、橘、荔枝、杏、梨、李、山楂、柿子等,演員們可以不管演什麼時代的角色都放心大吃,但蘋果、鳳梨、草莓就不行。
中國現代各蘋果產區栽培大都是19世紀後期引進的歐洲蘋果。有人認為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的
「柰 」就是蘋果,其實那是沙果。有些水果吃的時候要注意年代,比如漢代以前有些水果不能吃,葡萄、石榴、核桃這些都是張騫從西域帶來的。西瓜為遼宋金時期傳入,豬八戒能吃西瓜解渴也許是因為人家可以騰雲駕霧飛到西域。
原來都被古裝劇騙了
電視兒童當久了真的都搞不清楚甚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