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在同樣的溫度下有些人會比別人更覺得寒冷?這個「冷知識」會告訴你問題所在!
你是不是一直都覺得很冷?是時候改變生活習慣了…
當年在HMS小獵犬號(HMS Beagle),一艘屬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帆船上擔任博物學家的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曾經見過一個奇景:在寒冷天氣下,有個剛生完小孩的女人在帆船的走道上餵奶,同時間從天而降的冰雹打落並融化在她和嬰兒的身上,但兩人絲毫沒有覺得寒冷的跡象。而另一邊廂,日本珍珠潛水員可以在沒有禦寒的泳裝下長時間地潛在冷水內,相比之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溫較高,但很多人卻還抱怨太冷。
那為何不同的人對寒冷有不同的反應?
當神經系統探測到皮膚表層溫度的變化時,就會傳遞訊息給大腦,而這時人就會有冷的感覺。向大腦傳遞的訊息裡包含的不只是表層溫度,還包括溫度變化的速度。所以,當我們跳進冷水而體溫急速降低時,和我們在冷水裡呆了一陣後體溫保持同樣的低溫相比,前者會來得更冷。
▼我們會覺得冷,是因為大腦接收到表層體溫降低的訊息。
表層溫度下降所產生的訊息,帶來了身體核心溫度會下降的預警。如果不加以控制,核心溫度下降會導致低體溫症(Hypothermia)。對於健康的人,他們的生理系統會阻止低體溫症的發生。當表層溫度下降的訊息抵達調節內臟活動的丘腦下部時,大腦就會產生指示來防止核心溫度下降。這時候,肌肉就會受刺激而收縮發抖來增加體溫,而「人體血庫」也會從內臟輸送溫血到寒冷的皮膚表層。
身體覺得寒冷時,主要功能為解剖訊息的大腦皮質也會產生身體受寒的訊息,包括究竟有多冷。而身體也會同時間給予反應,比如捲曲身子、多穿衣服,甚至抱怨很冷。
不過,感覺到冷和冷是兩回事。當你跳入冷水池裡會覺得冷,但是身體的核心溫度會因為溫血的保存而上升,這樣的體溫調節還可以持續一小時。另一個例子則是發燒,即使核心溫度上升發燒的初期卻覺得發冷,這是因為發燒期間調節體溫的神經系統會把體溫的設定調高,所以還未到達所設定的高溫標準時,身體都會有發冷的反應。
▼感覺到冷和冷並不一樣,一直感覺到冷可能是身體某些地方出了問題。
如果發燒代表身體有問題,那若常常覺得過度寒冷會不會是一種病?有些人就很不幸地患上雷諾氏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他們的血液流動太慢而無法讓手指和腳趾保溫。而懷孕期間感覺過度寒冷,則可能是甲狀腺素分泌不足,需要補充激素。
但有些健康的人卻也會比其他人更容易覺得寒冷。在同樣的環境裡,女性就會比男性更容易覺得寒冷,這可能是因為她們有較低的表層體溫,源自於較多的表層脂肪和雌激素。有些人則是天生就覺得寒冷,這是因為研究顯示手腳冰冷的「冷底」,是可以遺傳的。另外,人會覺得寒冷也可能是因為寒冷也可以被「傳染」的。在一項研究中,參與者被安排觀賞影片,若影片裡的演員覺得很冷,參與者的手掌溫度也會下降哪怕他們並不處在寒冷的環境。這顯示,人會受到「溫度的感染」的影響。
▼同樣的寒冷環境裡,女性會比男性覺得寒冷,這是因為雌激素和表層脂肪多。
很多像我們這樣健康的常人,卻常常抱怨覺得非常冷,這也只能怪自己。我們習慣於感覺溫暖,很少讓自己曝露在寒冷的空氣,常購買昂貴的冬裝來禦寒,和總會保持住所與辦公室溫度的這些生活習性,已經讓我們的代謝變慢身體變胖,對寒冷完全失去抵抗力。或許,若我們學著適應寒冷環境,大家就會變得更健康。記得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大家知道這些「冷知識」。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