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牽掛此人11年,最後他讓中國人挺直腰桿!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科學家的故事。這位科學家從小歷經磨難,3歲時母親犧牲,4歲時父親就義,5歲時他受到國民黨的通緝,8歲被捕入獄,可謂是九死一生。小編說的這位科學家就是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彭湃兒子彭士祿,他還有一個響亮的稱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科學家的故事。這位科學家從小歷經磨難,3歲時母親犧牲,4歲時父親就義,5歲時他受到國民黨的通緝,8歲被捕入獄,可謂是九死一生。小編說的這位科學家就是被毛主席稱為「農民運動大王」彭湃兒子彭士祿,他還有一個響亮的稱號 「中國潛艇核動力之父」。彭士祿,1925年生,廣東海豐人。父母的過早離世,讓彭士祿很早就經歷了生活的艱辛。為了躲避國民黨的「斬草除根」,彭士祿從三歲開始就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自己也輾轉被送到20多個老百姓家裡寄養。
彭士祿曾這樣向別人回憶自己的兒時經歷,「我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姓百家姓長大的。見到年紀大的就喊爸爸媽媽,年紀小的就喊哥哥姐姐。」


雖然陳世祿沒有父母的關愛,但是有一個人卻一直在尋找他、牽掛他,並且找了他11年,這個人就是敬愛的周總理。1929年彭湃犧牲後,周總理就開始託人尋找彭士祿的下落,但是當時社會動蕩一直能找到彭士祿的下落,直到1940年。
1940年底,彭士祿被送到了革命聖地延安。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彭士祿在延安茁壯成長。1951年,彭士祿得到了去蘇聯留學的機會。在蘇聯留學期間,彭士祿拚命努力,成績優異。
1956年,陳賡到俄羅斯選擇一批中國留學生轉學原子能。鑒於彭士祿成績優異,就問他:「你願意改行嗎?」彭士祿聽了後毫不猶豫堅定地回答:「當然願意,只要祖國需要。」從此之後,彭士祿和原子能有了不解之緣。


1958年彭士祿曾蘇聯留學歸國,隨即投入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工作。由於當時中國核潛艇研製剛剛起步,同時遭到國際上的技術封鎖,可謂是舉步維艱,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當時條件很差呀,室里的大多數人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且學的都不是核專業。怎麼辦?我就和其他幾位留蘇的同事當起了老師,開設了反應堆等五門專業課給他們講,兩年後,他們都成了核動力學的專家。那時,我們是吃著窩窩頭搞科研的,連窩窩頭都吃不上時,我們就挖野菜和白菜根吃。」(來源彭士祿口述)



就這樣憑藉著永不放棄、艱苦奮鬥地精神,甚至有時候一個月都不回家一次。1971年,中國核潛艇首航成功,中國挺起了核潛艇腰桿!在核潛艇首航臨行前,彭士祿對夫人說:「放心,這一次定能成功,我有信心。萬一我餵了王八,你也別哭。」多年後,談及自己最遺憾的事時,彭士祿說:「也有遺憾之事,就是『夫人』太多,共有3個:第一『夫人』是核動力;第二『夫人』是煙酒茶;第三『夫人』才是夫人(馬淑英)。
1978年,彭士祿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結果彭士祿自己還不知道獲獎,當人們找到他是發現他正在工地指導施工建設。


1985年,「世界核潛艇之父」美國核海軍的奠基者海曼·喬治·里科弗來中國訪問交流時,期間他接觸了中國很多核動力方面的專家,但在回國時他遺憾地說:「你們的真神沒有出來現身。」而里科弗口中的真神就是彭士祿。
如今我國的核電技術,特別是第四代核電技術已經達到世界最領先水平!這一輝煌成就的背後是無數像彭士祿這樣一批科學家默默奮鬥的結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中國最牛祖墳,慈禧敬它三分,連修鐵路都得繞道
※溥儀到韶山參觀毛主席故居,他提出了一個特殊要求
※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帝陵,棺槨打開時出現震驚一幕
※杜魯門威脅向中國扔原子彈,蔣介石直接說了一句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