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5天票房僅151萬,劇情照抄《整蠱專家》,王晶你到底在圖什麼?


以前,王晶拍爛片也賺錢。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
王晶拍爛片也不賺錢了,看了一下那部號稱「11位晶女郎」的網大《奇門密探》
5天分賬票房151萬,觀影人次僅5.5萬。
我直接傻眼了,這分賬票房,不說制片成本了,光是制片人給王晶這出場費也不夠啊。
這制片公司,人都傻了吧。

《奇門密探》這部電影立項就是個錯誤。
第一,拼湊的翻拍
王晶這所謂的新片,本質上還是炒冷飯。
但好歹炒冷飯也得加點新的佐料吧,可在《奇門密探》里就連道具也都跟《整蠱專家》一樣
把豆沙包換成了具有某種「性暗示隱喻」的香蕉,這種低俗的審美實在是有些令人反胃。


這還算好的,基本上就是一些道具的炒冷飯,
但是架不住誰能猜到,
這鏡頭里也是王晶在模仿自己啊。
這台詞的橋段設計和鏡頭語言,實在難以看出來《奇門密探》和《整蠱專家》有什麼差別。


還有那個故事的最大反派螳螂,完全炒的就是王晶自己的《千王之王》里面的自己啊。
如果說非要有什麼不同的話,
那就是在電影特效進步的今天,王晶把影子螳螂,給用特效做出了出來。
雖然看起來還是很滑稽很搞笑,很廉價的無厘頭,但至少是花了小錢的。


當然王晶除了炒自己的冷飯以外,他也拼了好萊塢電影《木乃伊》的「尸蟲」設計。
就算抄了也算了,這怪蟲都把人給吃掉了,我們的男主角一,陳浩民飾演皇帝的「帶刀侍衛」居然還一臉鎮定:
「皇上有怪蟲」
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其實是喜歡皇上的那位妃子,影響了他御前帶刀侍衛的「拔刀速度」。



故事梗概抄了也算了,可有些讓人忍不住吐槽啊!
第二,晶女郎各個臉都塌了
這是誰能想到的呢?在這部號稱「請了11位晶女郎」的大片中,晶女郎的戲份完全沒有發揮...
晶女郎的特色是性感和超越。
但,邱意濃與甄琪沒有演出傳統晶女郎的感覺。


曾經在《追龍2》里挑大旗的邱意濃,不知道是體型沒控制,還是整容的副作用或反彈,
到了《奇門密探》里苗條版邱意濃變成發福版的邱意濃了,本來就沒指望過硬的演技,
看張臉,沒想到「臉都沒得看」。
同樣顏值這方面崩了的,還有在「晶女郎」胡然。她原本是《惡戰》《澳門風云》的事業線,
但是到了《奇門密探》臉也塌了。


塌掉的還有跟邱意濃飆對手戲的甄琪。
甄琪也是王晶電影公司旗下的女演員「晶女郎」,在《追龍2》里的戲份雖然不多,
但顏值放在網紅圈內還算是過關的。
但是你在《奇門密探》里再看甄琪,這完全看不出來是同一個女演員啊。


這算戲份比較多的了。
至于其他的「晶女郎」更慘了,她們在《奇門密探》里演的大多數邊緣角色,出鏡就幾分鐘。
當然王晶的「晶女郎」太多了,一會戲份多,一會戲份少,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但這些年王晶的審美實在是有些離譜,「晶女郎」各個都是網紅臉,幾年后就大多塌了,
這也難怪王晶「晶女郎」換得勤快。


第三,不符合時代的無厘頭
故事梗概炒冷飯忍了,顏值崩了忍了,演技沒了也忍了,但是忍不了的是「王晶」喜劇包袱,
他就沒下心思去研究當代觀眾想要的是什麼。
人們喜歡「無厘頭」電影,其實注重的不是「故事情節的無厘頭」,而是「后現代的結構主義」
什麼是「解構后現代主義」?
就是在調侃現實邏輯中,去反叛社會主流的權威,反對秩序與僵化、強調多元化的差異。
再簡單:就是某種思想的解放和啟蒙。

周星馳的電影,從文化的角度上來看就是具有「解構后現代主義」的特征。
為什麼?都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可周星馳的電影中,無論是《唐伯虎點秋香》也好,還是《九品芝麻官》也罷,
周星馳的悲劇從來就不是消極的。

周星馳不矯情也不濫情,一切都點到為止,
他把最終的孤獨和小人物的無奈,最終都匯聚到了希望與樂觀主義中去。
周星馳的電影,諷刺邏輯,挑戰秩序,蔑視說教,但一層層剝開到最后,
最核心的部分是充滿希望與人性光輝的暖流。

這也是周星馳和王晶同樣都走「無厘頭」,
卻走上截然不同路的根本原因:
王晶是純粹的審丑,
周星馳則是在審丑里面搭建起一個癲狂的王國,
在癲狂中,抵抗洪流。
新品《奇門密探》失敗不是「演員」的問題,而是從立項電影的「無厘頭」風格開始就失敗了。

文人本能地排斥世俗,不愿與世俗將就,
他們覺得跟世俗同流,很丟面子,他們覺得不能丟了文人的骨氣和氣節。
可王晶不同,王晶一上來就放棄了自己文化人的身份,他不立牌坊,上來就沖著世俗去。
所以你很難去說王晶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很具有爭議性,你說王晶江郎才盡,他立刻拍出一部《追龍》來打眾人貶低他的臉,
你說王晶是「電影的票房保證」,他立刻可以拍幾部類似《奇門密探》來打「夸他的人」的臉。

記得前些年,人們都嘲笑王晶比不上王家衛,但是王晶自己也投資文藝片,投資許鞍華。
2008年,徐鞍華找不到人投資,是王晶掏腰包給了120萬,慘淡收場,勉強回本。
2009年,徐鞍華要拍《天水圍的夜與霧》找不到投資,王晶又給了700萬,錢來的就是那部賺了票房丟了口碑的爛片《大內密探靈靈狗》。
想都不用去想,徐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是在電影圈拿了獎,但是到手的票房虧慘了。
同年,徐鞍華又要拍《得閑炒飯》這電影還是找不到投資,還是王晶冒著風險投的錢。

記者問他,為什麼投資許鞍華,王晶就笑著說,他欣賞許鞍華,覺得許鞍華拍的電影好看,
虧點錢也能接受,自己虧的錢,他自己的電影公司也需要擴大口碑,持續散發影響力。
王晶很誠實,但是他從來不提自己在面對商業與藝術的復雜的情節,他表面上看來還是那個油嘴滑水的電影商人王晶。

可縱使是商人王晶又何罪之有呢?電影是工業,是要砸錢的工業,小的劇組幾十個人,大的劇組上百個人,上千個人。
劇組浪費一天,這一天的伙食費和住宿費,設備費用,工資費用搭進去就好幾十萬。
電影工作,聽起來好像是搞文化創作高大上,但實際上跟碼頭的搬運工,街頭掃地的大爺大媽沒什麼區別: 人都是要吃飯的。
誰都有著藝術家的夢想,可擺在現實的面前就是,做大片做藝術家,要錢要出名,但是你現在沒錢沒出名,別人給你十幾萬拍個網劇。
你干不干?你當然愿意。

王晶雖然爛片拍得多,但是這樣的小錢,養活了多少靠片場謀生的香港電影人。
多少人是靠著王晶吃飯的?
香港電影協會的前任主席吳思遠曾這樣評價王晶:「90年代后,香港電影逐漸沒落,有點本事的人都想找別的出路,只有王晶堅守香港。
什麼爛片都接,不敢說大賺至少回本。

可掙扎得再多,王晶還是隨著香港黃金電影的年代落幕了。2000年之后,大陸電影崛起,
他剛來的時候拍電影虧了錢,于是他又學,學著內地人拍電影,拍點數據,他真的很會看人下菜碟。
香港黃年年代,他可以拍《賭神》系列,當大陸只看IP和流量時,他可以拍《澳門風云》系列,當大陸品味提升時,他拍《追龍》系列。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王晶是尊重電影的,他也是尊重商業的,他這麼大的年紀了,還在弄明白年輕人到底想要看的是什麼。

前些年,王晶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的時候,被問道,自己能在電影史上留下什麼。
王晶回答:「電影就是一個娛樂大家的東西,我從來就不把自己當回事,走了就走了」
有人說王晶,這是聰明透頂,他不掙扎,你罵你的,我賺我的,但也有人說,王晶這是懦弱無能,還沒反抗就低調了盔甲與世俗同流...
但不管怎麼說,王晶就像是一面鏡子,是精神具象化很徹底的的一面鏡子,每個人鏡子折射的光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寫到這里,我翻了一眼《奇門密探》的出品公司,是王晶上一部《追虎擒龍》的出品公司。
上一部《追虎擒龍》是賺了不少錢的,這部《奇門密探》就像是一個慈善事業,畢竟爛片也需要有人去拍,我好像突然懂了王晶的用意。
虧了又如何?他虧得起,可是有些人他虧不起,跟在王晶后面的小弟們,他們還要吃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