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港片,我突然明白,為什麼他是比周星馳還偉大的喜劇大師!
2006年,成龍的《寶貝計劃》上映。
有些人因為成龍重返功夫喜劇而高興,有些人為「黑古」古天樂的帥氣俊朗所傾倒,還有一些人則被片中的小寶寶萌出一臉血。
而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片中那個帶著眼鏡的老先生。
他就是許冠文。
出演《寶貝計劃》時的許冠文已經六十歲了,這是很多大陸觀眾第一次在電影院里見到他。
許冠文何許人也?
他是「鬼馬喜劇」的奠基者,是著名的「冷面笑匠」。
出生于1942年的許冠文,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家有許冠武、許冠英、和許冠杰三兄弟,加上他,社會贊名「許氏四杰」。
或許是因為畢業于社會學系的緣故,許冠文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社會問題意識,關注小人物,充盈著一種人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影壇是屬于許冠文和李小龍的。
李小龍憑借《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精武門》、《龍爭虎斗》以及《死亡游戲》而聲名遠播。但他的輝煌也是他的尾聲,李小龍的離奇死亡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而后,由許冠文掀起的一股喜劇狂潮在香港本地甚至蓋過了之前由李小龍掀起的那陣旋風。
《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癡》、《半斤八兩》、《賣身契》,這四部電影每一年都以遠超第二名的票房占據著香港票房榜的榜首。
這是屬于許冠文的時代。
今天要介紹的《半斤八兩》則是許冠文被公認的高峰作品。
上映于1976年的《半斤八兩》由許冠文導演,許冠杰、許冠英、趙雅芝、吳耀漢等出演,該片以850萬港幣的票房拿到了當年的票房榜總冠軍。
許冠文電影中的很多語言詞匯都來自香港市井階層的粵語,和廣東話之間有些細微差別,很多詞語只有香港觀眾才能夠領會得到其中的妙處和趣處。
尤其是開創了粵語流行曲之先河的許冠杰為許冠文電影做的同名歌曲,里面用到了大量香港底層社會所特有的語言。
這種特點在《半斤八兩》一開場就有了明顯的展示。
「我吔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嗰種辛苦折墮講出嚇鬼,死俾你睇。咪話冇乜所謂。」
《浪子心聲》這首歌也非常適合我們今天演唱,將各位青年辛苦上班,結果還賺不了幾個錢的心態描繪得相當貼切生動。
40余年過去了,當初的香港人民迫切渴望著的一夜暴富,我們今天依舊在渴望著。
伴隨著這樣的歌聲,鏡頭跟隨著一前一后的兩雙腳穿過發展中的香港街頭。
前一雙腳呢,穿著一雙雷人的恨天高。
不過萬幸的是,美女修長的雙腿拯救了這雙鞋,也拯救了我們的眼睛。
這后一雙腳呢,就有點不堪入目了,破破爛爛還漏了一個洞。
乞丐為什麼要跟蹤美女?
看到后來觀眾才會發現,原來這雙破鞋的主人并不是乞丐,而是一家私人偵探社的社長黃若思(許冠文飾),他正在跟蹤客戶的老婆,以獲得她出軌的證據。
李國杰(許冠杰飾)、河豚(許冠英飾)以及積琪(趙雅芝飾)是偵探社的社員。
影片的主要內容就是來自于社長和三位社員為客戶服務的各種經歷。
哇,聽起來好酷的樣子,現在還招不招人啊?
這麼說吧,如果社長一個月給你五百塊包吃包住,永遠都不可能漲薪,每頓飯的預算是兩塊錢,并且隨時都有斷胳膊斷腿的危險,你還做不做?
不做,傻子才做呢。
這社長真是吝嗇得可以,就連貌美如花的女秘書過生日,他送的禮物也只是一顆巧克力。
沒錯,是一顆。
這里要順便提一句,二十二歲的趙雅芝簡直美到發光好嘛!
和兩個員工一起吃飯,一只雞他分了兩個人一人一只雞腳,自己對著剩下的部分大快朵頤。
一旦有員工打碎一塊車窗啦,摔了一只花瓶啦,他都會拿出一只計算器認真仔細地計算著要扣多少錢。
這些畫面在電影里經過許冠文的夸張演繹變得十分好笑,但社畜們看著看著就笑出了眼淚——
這不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嗎?
難道我們不是在啃著老總們剩下來的「雞爪子」都津津有味嗎?
難道我們不是請個假都戰戰兢兢生怕被扣工資嗎?
作為上司的許冠文對于下屬的剝削,與我們今天所遭受的剝削相比起來,只少不多。
提起「無厘頭」喜劇,我們常常會想起九十年代初的「喜劇之王」周星馳。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許冠文喜劇中早已經大量使用無厘頭的對白和橋段了,充斥著世俗草根精神。
這在《半斤八兩》中隨處可見。
比如劫匪在搶劫戲院時,許冠文身旁的一位女士緊張地詢問:「劫財就行了,不會劫色吧。」
此時一旁的許冠文漫不經心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說:「你倒是想得美。」
許冠杰在車里突然對許冠文說:「我總覺得這世界好像欠了我什麼。」
「你出生連條尿片都不帶,這世界欠你什麼?」許冠文連頭都沒轉回了這麼一句。
不得不說,這個邏輯很容易被人打死。
《半斤八兩》還是功夫喜劇的先聲。
本片共有三場打斗的戲,分別是:
許冠杰在廚房里使用各種廚具和食物和偷錢包的小偷大打出手,結果最后發現他的錢包好好的就在他自己的口袋里;
許冠文在超市和小偷夫婦進行的搞笑打斗;
最后是戲院和雪糕車上的打斗。
雖然片中使用機關道具、經驗動作和特技來堆砌的成分較為明顯,但依舊轟動全香港,并順利打入日本、西班牙等國際市場。
有意思的是,在社員許冠杰成功以后,影片并沒有走向師徒和解、其樂融融的場景。
相反,許冠杰在社長許冠文偵探社的旁邊新開了一家,與其競爭,并成為了另一個「許冠文」。
他吃著同款巧克力豆,同樣是一小時200塊的咨詢費,同樣在每個顧客來時都拿出他和高管的合影炫耀……
而這也正是片名「半斤八兩」的深意所在:
當我們是員工時,我們咒罵老板。等到我們自己成為了老板,我們又開始以同樣的手段剝削員工,甚至是變本加厲。
沒有誰比誰好,大家半斤八兩而已。
許冠文的喜劇也可以看作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映、反思和批判。
觀眾樂于在銀幕上看到窘迫瘦弱的許冠文僅憑自己的聰明詭計便能夠屢屢得勝。
與之對應的社會現實是,人們也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聰明智慧在社會競爭當中發一筆橫財。這種想法也逐步在港人的觀念里變得合情化與合理化。
故此許冠文的喜劇既有市井的一面,也有教化的一面。他在滿足市民投機心理的同時,又不忘告誡他的電影觀眾:人不應該貪得無厭。
這種看似矛盾、復雜的設置,實際上也是港人心態的反映,是香港人在進行自我身份定位時所經歷的迷茫和迷惑。
不論是許冠文作為作者的影片,還是許冠文作為演員的影片,我們在其中看到的都是一個越來越富有責任感的許冠文。
譬如在《神算》 里面對黎明的教導,在《丐世英雄》 里面對下屬的約束,都帶有一種充滿責任感的「家長」情結。
《半斤八兩》中,即使是摳門無比的社長,也充滿了一種「父親般」的氣質,他教許冠杰本領,迷茫時則用一句「毒雞湯」教導他。最后,他則像父親老去時那樣開始反省自己。
80、90年代,徐克、王晶、周星馳等異軍突起,香港影壇一時之間充斥著各種怪力亂神與[色.情]暴力。
而許冠文喜劇就像一杯清茶,一直保持著他那份清新健康的格調和不溫不火的質感。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需要許冠文這樣的創作者。
因為他讓喜劇不再是膚淺的笑料堆砌,而是成為值得深思和回味的藝術成就。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