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回憶《倩女幽魂》配樂始末,被徐克拒絕兩次,中意和哥哥錄音
01、
1987年,黃霑從報上得知徐克要重拍《倩女幽魂》時,激動萬分。
主動請纓為電影作配樂。
那時電子音樂合成器剛剛面世,能試驗很多奇怪的聲音。
霑叔對這一新鮮事物很感興趣。
但一般電影的配樂并不需要這種效果。
正愁沒地方施展拳腳,突然得知翻拍《倩女幽魂》的消息。
自是手癢難耐。
「因為是鬼戲嘛,鬼又沒有人見過,
給鬼戲配樂很自由的,怎麼發揮都行!」黃霑大笑道。
![]()
霑叔稱,自己是沒有尊嚴的,從不顧面子,也沒有那個東西。
很多人必須要三顧茅廬才肯點頭答應,
我沒有,感覺自己適合,就去做了。
所以黃霑主動給徐克打電話,請求獻身為電影做配樂。
「啊,聽說你要拍《倩女幽魂》,可不可以把配樂給我啊。」
沒想到徐克竟回復道:
「不行啊,小東已經找人了。」
「你不是監制嗎?」
「我很尊重導演的意見的。」
「哈哈哈...不行啊,不行就算了」
黃霑嘴上說著算了,實則卻是心癢難抓。
這麼好的機會,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它溜走,只好過段時間再看。
![]()
其實,徐克作為《倩女幽魂》的監制,自然有一票否決權。
不過,當時有關徐克「戲霸」的傳聞此起彼伏。
媒體們紛紛指責,但凡是徐克擔任監制的電影,導演的作用更像副導演。
根本沒有發揮的余地和決定權,
只需按徐克的想法在片場指導拍攝就夠了。
這其實是從新藝城帶出來的陋習,監制的權利大于一切。
所以這次徐克為了避嫌,
對程小東自己的配樂班底一概不加干涉,完全任其發揮。
只是此番舉措卻愁苦了黃老霑。
![]()
黃霑始終對《倩女幽魂》念念不忘。
早在中學時,黃霑就對《聊齋志異》中的《聶小倩》一篇迷到不行。
后來,大導演李翰祥竟將這一段故事搬上了銀幕。
李導的《倩女幽魂》上映時,不管是畫面還是配樂都堪稱一流。
尤其是陰森的配樂,給黃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
原來當時李翰祥為電影配樂也是煞費苦心,
最后找到一位巴西籍的音樂家。
用銅鋸和小提琴的弓配合來彈,
便生出了鬼出來時所聽到的聲音。
這種組合在1960年絕對是空前的,一經面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黃霑有此情結,自然不肯罷休。
![]()
幾個月后,便以瞻仰大作為名再次給徐克打去電話:
「那戲拍得如何了?」。
徐克道:「小東精益求精,戲拍得很慢」
黃霑又舊事重提:「真的不行啊?」
「已經找到人了啊,大哥」徐克笑道:
「你就死了這個心吧!」
一連兩次都沒有結果,讓黃霑這個一流音樂人,很是失望。
![]()
一直到《倩女幽魂》拍完,
程小東拿著改了數次的主題曲怎麼看都不順眼,
于是主動跟徐克講讓黃霑試試。
霑叔接到徐克的電話,依照慣例,「哈哈哈」大笑起來。
02、
本來為電影做配樂,要先拿到電影劇本的大綱,
里面有主題思想,人物性格,以及所配片段情節的具體詳述等等。
行內人稱之為天書。
但為《倩女幽魂》做配樂時,電影已完成了絕大部分。
根本不需天書,直接看畫面做配樂即可。
黃霑回憶起此事時,直呼很是過癮。
![]()
只是,到了這時才做配樂,時間也變得異常緊張了。
收到通知,黃霑便一頭扎進了錄音室。
那時,程小東在片場趕拍,徐克卻比較清閑。
一直在錄音室跟著黃霑,對每一段場景做詳細講解。
再三斟酌后, 黃霑決定用國樂做上層,
西洋樂器做底的方法,來配《倩女幽魂》。
這樣的配樂手法,在當時還尚無前例。
《倩女幽魂》后,「鬼片」大紅。
這種配樂方式也蔚然成風,效仿者甚多,黃霑算是開先河者。
![]()
在錄音室苦熬數天,一首混合古典風和電子音的主題曲已然成型。
徐克大喜,直接拍板要了。
什麼監制不能擅作主張云云,早不知拋到了九霄云外的什麼地方。
隨后,徐克又督促黃霑,快給旋律填上歌詞。
《倩女幽魂》的歌詞,
竟很鬼馬地將東方古代英雄俠客宿命的主題,
安插在了一個弱書生寧采臣身上。
這當然是徐克的意思。
不過,經黃霑之手再寫出來,也實在令人看的拍案叫絕。
![]()
一直到這會兒,徐克理智的思緒才慢慢回歸了大腦。
才想到自己只是監制一事。
于是趕忙將曲子和歌詞拿給小東看,
程小東聽后,稱感覺對了。這才皆大歡喜。
詞、曲確定后,哥哥張國榮也進了錄音室。
![]()
回憶起和張國榮一起錄歌的經歷,黃霑情不自禁贊美道,
LESLIE真的是一個很專業的人。
他不僅樂感很好,在拿到歌以后,都是事前練好才進來錄的。
不像其他歌星,進了錄音室,連歌詞還沒有記住。
和張國榮合作非常愉快,每次錄歌,最多半個小時。
三、四次就已經可以收工了。你OK,他也OK。
因為你知道,就算讓他再唱三百遍,他的水準還是那麼高。
所以一般唱完三次,大家已經在飲茶聊天了。
我真的好中意與他做事。
![]()
說起張國榮獨特的聲音,
不少人都會想到低沉,磁性,沙啞動人這樣的字眼。
對此,霑叔也有一段極為準確和經典的贊辭:
他(張國榮)的低音雄渾,圓圓厚厚
有似陳年干邑,醇醇地流入咽喉
暖洋洋而帶幾分挑逗!
![]()
03、
《倩女幽魂》上映前一周,
徐克又突然找到黃霑,想要再加一首寫聶小倩的歌,作為插曲。
黃霑聽后,認為時間太過倉促,
便提議是否可以用一首自己之前未發行的舊歌,
名叫《黎明不要來》。
![]()
《黎明不要來》是黃霑在1984年為嘉禾出品的電影《先生貴姓》創作的歌曲。
當時未經采用,便擱置了起來。
這本是一首寫舞女生活的歌。
在電影《先生貴姓》中,女主角是一個舞女。
她懼怕黑夜,每晚都會失眠,
所以屋里總是燈火通明,就算不上班,
也會用牌占卜到天光大亮才肯睡去。
后來碰到了男主角,兩人纏綿在一起,
女主第一次感覺到,黑夜并不可怕了。
甚至希望黑夜越漫長越好,因為天一亮,男人就要走了。
![]()
霑叔緊扣主題,寫下了這首《黎明不要來》。
黎明請你不要來
就讓夢幻今晚永遠存在
留此刻的一片真
伴傾心的這份愛
《先生貴姓》錯失良曲,真是可惜之極。
其實,錯失良曲的不光是《先生貴姓》。
連徐克也差點放棄此曲。
不得不說,葉倩文這首佳作的誕生還真是命途多舛啊。
![]()
當時,黃霑與徐克本來談妥要用《黎明不要來》。
第二天徐克又打來電話,
稱他們已經沒錢寫歌了,先不要了。
黃霑一聽,急了。
對著話筒便聲情并茂地唱了起來。
徐克聽后,感覺確實好,而且歌詞極符合聶小倩的女鬼身份。
一見光就會魂飛魄散,就是生離死別。
相較于那個舞女,聶小倩更渴望黎明不要來。
![]()
徐克答應下來后,黃霑又在原有的歌詞中加了一段:
而清風的溫馨
在冷雨中送熱愛
默默讓癡情突破障礙
不許紅日教人分開
相較之前更加扣主題了。
但最后一句「不許紅日教人分開」,
卻給黃霑引來了不少麻煩。
在當時那個年代,香港很多人都移民走了,
當中原因不外乎就是,那「紅日」要照過來了嘛!
![]()
04、
黃霑除《倩女幽魂》和《黎明不要來》外,
還為電影創作了《道道道》。
這首歌是黃霑鮮有的集作曲、作詞、演唱于一身的作品。
說起自己獨唱《道道道》一事,黃霑大笑道:
「這事要感謝徐克,是他完成了我的歌星夢!」
![]()
黃霑稱,自己很小的時候就有當歌星的夢想。
「黃霑」這個名字,就是十九歲時,參加「歌唱比賽」時改的。
(黃霑本名黃湛森)
大丈夫本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但黃霑怕比賽落敗,才起了藝名。
結果,比賽果然落敗,這個藝名卻成了他終生的代號。
不過,黃霑的歌唱生涯,并沒有因此結束。
當年的香港電影,有混聲合唱部分,十居其八,都有黃霑的聲音混在其中。
霑叔自嘲這一行徑為「濫竽充數」。
但說到獨唱,黃霑卻沒了膽量。
![]()
之所以敢大秀歌喉,也是被逼得實在沒轍了。
《道道道》是黃霑從康城飛往香港的途中寫的。
當時徐克突然心血來潮,說道:
「午馬舞劍那場戲,有首歌唱應該會更好吧?」
黃霑當時喝了酒,情緒很high,當即找來紙和筆就開始寫了。
在酒精的刺激下,霑叔一揮而就。
寫得很過癮,初稿也非常之長。
后來刪掉了一半,才成了如今的《道道道》。
![]()
這首歌本來是留給林子祥唱的。
那時林子祥身在美國,根本聯系不到,
后來聯系到了,叫他回來錄音,價錢又高的離譜。
徐克摸了摸口袋,突然計上心來。
慫恿黃霑自己出來唱,黃霑聽后立刻認慫。
「你行的,你試音時效果就很好。」徐克在一旁鼓勵道。
黃霑只好硬著頭皮正式錄。
結果午夜場出來的效果很好。
后來,竟火到,為此還出了唱片《百無禁忌黃沾作品集》,
居然一下賣了三十萬張!
「一年的養妻活兒的花費,就此有了著落。」黃霑大笑稱。
![]()
然而好運并不止于賣唱片。
在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
黃霑憑主題曲《倩女幽魂》拿下了最佳音樂獎。
而幾次險要胎死腹中的《黎明不要來》竟擊敗張國榮的《倩女幽魂》奪得了最佳電影歌曲。
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歌曲,皆出自黃霑之手,一時風光無限。
![]()
05、
當問及應該怎麼做電影配樂時,霑叔坦言道,
自己最大的優點就是:我比較明白戲。
知道音樂怎麼樣可以把戲襯得更好、更加感人。
電影的音樂和普通的音樂不同,你千萬不能把它當主角。
你做得最好也只能做李連英,等捧著西太后出來,這才是戲。
你一定要以戲為主,不能搶鏡。
最好就是做到讓戲很突出,而你的音樂又不會讓人記不起,那就行了。
但這一點很困難,不容易做到的。
![]()
你做得好,拿獎是必然的。
只是時間的問題,這部不行就等下一部啊。
沒有對錯這回事的,適合就可以了。
又問及,為什麼最近(00年左右)為電影做配樂很少時。
黃霑略帶失落之色。直言道,
后來就沒有那麼好的合作機會了。
稱自己最慘的一次是,花三個月完成一部戲。
最后終于把音樂弄好了,結果成品一出來,刪減了很多。
本來有5分鐘配合很好,誰知道出來卻只有45秒。
這種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不能接受。
![]()
之后就一怒之下不再做音樂了。
為電影做配樂,有的圖賺錢,有的圖出好作品。
「當兩者都做不到的時候,還做什麼呢?」黃霑無奈道。
看到黃霑晚年的處境,令人不勝感慨,果真是:
越來越熱鬧的香港地,越來越寂寞的黃霑。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