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脾氣突然變樣!男子被確診「血管性痴呆」 比阿茲海默症更可怕:「3類人需警惕」早發現早預防

最近有網友跟我們分享了讓他憂心的事,自家老爸突然多了好多「小毛病」:經常不記得今天做了什麼,注意力也很難集中,沒辦法做出選擇,有時候跟他說不到兩句話,就容易急……原本街坊鄰裡稱讚好脾氣的人突然變了個樣,讓家人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等他們帶著老爸去醫院,經過醫生診斷後才知道,原來不是老爸脾氣變差了,而是他得了血管性痴呆。提起記憶變差、脾氣轉變,我們平常首先會想到的阿爾茨海默病,卻很少聽說血管性痴呆,這到底是個什麼病?

「三高」人群更易患血管性痴呆
根據最新數據調查,血管性痴呆患病人數目前占痴呆患者總數的15%~20%,國內65歲人群中血管性痴呆患病率約為8.7%,被它成功「偷襲」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數。
想要抵擋住它偷襲的招數,咱們必須得先摸清它的底細。
血管性痴呆可以由腦血管病變或者血管危險因素引起的腦損害導致,可能我們拋出這兩個方面,大家還不是很能理解,但你只需簡單記住,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都是血管危險因素,而腦梗死、腦出血就是腦血管病變範疇,這幾個疾病那可是響噹噹的,都能引起血管性痴呆。

特別是那三個血管危險因素,離我們可不算遠,都是現代人常見慢性病了,發病率很高,所以說血管性痴呆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有距離感,只是日常阿爾茨海默病光芒太強,但潛藏在暗處的它,有時候更讓人防不勝防。
血管性痴呆與阿爾茨海默病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都會把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混淆,畢竟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讓人記性變差!但阿爾茨海默病一般無法確定發病的具體時間,因為它是隨著年齡增長,發病概率逐漸上升。而且它在早期極易被忽視,僅表現為記憶力輕度衰退、學習和保存新知識能力降低等。

阿爾茨海默病是持續進行性發展的,後期不僅會造成記憶丟失惡化,還會出現日常簡單的生活事項,比如穿衣吃飯都無法完成。
而血管性痴呆往往突然發病,比如卒中之後,所以一般可以確定發病的具體時間。這類患者通常執行功能障礙表現相對突出,比如制定不了目標、無法做出決定、無法跟別人溝通,也會出現近期記憶力受損,但這部分癥狀有時候並不突出,容易被忽略。同時還可能伴有走路不穩,突然或者頻繁想上廁所,突然變得冷淡、焦慮等等。
不同於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是有源可尋的,是唯一可以預防的痴呆症。具體要怎麼做,還是得從根源著手,減少腦血管疾病和血管危險因素的發生。

科學防治血管性痴呆,做好這些事
首先,說說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中醫中藥方面的防治。
補腎、化痰、逐瘀,是目前中醫治療腦病的一套強勢組合拳。要怎麼打好這套組合拳,關鍵就是選好使這套拳的選手,才能更好地將boss一一擊破。
比如,補腎這一塊,熟地黃和肉蓯蓉配合,補腎固精效果杠杠的,特別是熟地黃,在補腎界那可是成名已久的明星選手,想要補腎,首選的肯定有它;到了化痰這一關,可以派出石菖蒲和遠志這對靠譜的組合,對於保護神經,改善記憶力的一系列操作,它們老熟練了;至於如何逐瘀,天麻和地龍,憑藉著它們在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的良好戰績,組合也是廣受好評。

不過呢,想要拿捏好量,將它們合理地組在一起,平常人操作起來還是比較困難,所以這時候可選擇經過驗證、含相應成分的中成藥,比如天麻醒腦膠囊,臨床上常將它與常規西藥聯合使用,可用於血管性痴呆治療,預防輕度認知障礙向痴呆病程的轉化,改善患者生存質量,但當然了,落到自身,具體該怎麼用,還是那句話,需經過醫生辨證指導。
除了藥物,中老年人還可以通過改善生活習慣,達到防治目的。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健康低脂的飲食,能減少血管性疾病的發病風險,多多鍛煉身體,可提高腦功能和腦灌注,降低痴呆風險。戒煙少酒,煙酒對全身各處血管都會產生損害。凡事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等,家人可以多與患者對話,或在患者身邊傾聽,觀察他的情緒,以更好對應疾病。

而對於血管性痴呆高危人群來說,除了定期例行的基礎體檢,還應增加心腦血管專項和簡易神經心理學篩查,以評估腦部血管病變情況和認知功能障礙程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光自己了解到這些可不行,記得轉發給身邊朋友,關愛自己關愛家人關愛身邊人!
文章來源: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