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前是培養性格的黃金階段,這9件事不要做,嚴重的會產生心理疾病!
Vista看台湾 2018-08-28
“孩子6歲前,玩耍應該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過早地給孩子學習,其實是一種悲哀”,這是國內一個知名學者的言論。6歲前的孩子學還是不學,一切以興趣為主要衡量標準。下面是被公認為6歲前最好不要做的9件事情,爸媽們都知道嗎。
1、不教孩子畫畫的技巧
繪畫、塗鴉以及手工是激發孩子創造力、想像力和行動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每一筆劃、每一種顏色都映射了孩子心中的一個故事。
6歲前的孩子學畫畫時,不建議教給他畫畫的技巧和規範,不要以“畫得像”為評判標準。如果家長過多給孩子教授一些條條框框,孩子就會慢慢以家長的標準來畫,這樣的話就禁錮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缺乏創造力的作品沒有任何價值。
2、不要求si記硬背
很多家長以孩子會背唐詩宋詞為榮,動不動就在人前說“寶貝,背首詩給大家聽聽”,孩子非常流利的背誦下來,也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英語單詞、古詩詞、數學口訣等都是強調記憶性的知識,過早的要求孩子背誦百害而無一利。一是影響孩子大腦的自由發育,另一方面是,si記硬背的方式會加強孩子的心理壓力,從而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畢竟沒有理解的背誦只會“燒腦”。
3、不強迫孩子認字、寫字
認字、寫字都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幼稚園一般是不會教的。
因此,6歲前的孩子不宜過早的“識文斷字”,畢竟寫字是一項精細的活,年紀尚小的孩子手臂肌肉發育不夠成熟,長期握筆可能影響骨骼發育。
4、不寄宿幼稚園
不少家長認為讓孩子寄宿能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希望長大後是一位自立自強的人,但仔細想想,不能每天都能看到孩子,這和留守兒童或者孤兒有什麼區別?
孩子的共同點就是相對弱小、自我保護能力差,離開父母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因此,6歲前,甚至讀大學前的孩子都不宜寄宿學校,父母情感的缺失可能是孩子一輩子的心靈創傷。
5、不灌輸挫折教育
“不吃點苦,孩子永遠長不大”,這是很多虎爸虎媽的教育觀點吧?的確,有時候讓孩子受點挫折他才能長記性。但是,這種挫折教育絕對不能用在6歲前的孩子身上。
幼兒期的孩子處於建立安全感的時期, 如果讓孩子經歷太多的挫折,反而打擊 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失去對家庭,甚至社會的信任。過多的 反面教材還可能損害孩子的自尊,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好某件事。
6、不強迫孩子做體育運動
活動活動筋骨確實可以增強人的體能,幫助孩子長身體,但很多運動項目是幼兒不能承受的,運動方式不當或超負荷鍛煉都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内容未完结,点击第2页继续浏览
第1页第2页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