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死重,低頭真會掉!女王罕見接受採訪,這全程耿直的個性超可愛啊!
話說,
距離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正式加冕為君主已經過去整整65年了....
當年那場盛況空前的加冕典禮的背後,發生了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最近,BBC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得以讓我們窺見,
關於女王加冕典禮的點滴回憶,以及許多連女王本人都未曾聽說的故事...
這是一次極其少見的,女王單獨面對攝像機鏡頭接受採訪...
這更是第一次,女王在鏡頭前,談論65年前的那次加冕儀式....
在負責女王加冕典禮的官員Alastair Bruce的陪同下,
這場加冕典禮的回憶,是從女王的王冠開始的....
女王有兩個王冠,其中一個,
她一生只戴過一次——也就是在加冕儀式上那次,這頂王冠只會在君王的加冕儀式上才會拿出來使用 ——聖愛德華王冠。
它就裝在這麼一個套着皮匣子的木盒子裡。 從倫敦塔運抵白金漢宮....
聖愛德華王冠是1661年為查爾斯二世的加冕典禮鑄造,這個無價的王冠,只能為女王所有…
440片鑽石和名貴寶石裝飾在一個黃金框架上,大概有5斤重...
世界上只能有3個人能碰這個王冠 -- 女王,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皇冠看護人。
終於又看到這頂久違王冠,女王的反應太可愛了....
上去就直接捧起來掂了一下...
「這玩意還是那麼重嗎?」
她舉起來掂了掂…
「果然還這.... 那時候我感覺它有上噸重….
還把王冠的邊邊角角掰一掰...東戳西戳了半天....
「你看這金子也是實打實心,對吧?」
「你之後都沒見過這個麼?」
「沒,加冕之後就沒見過了....」
說完,女王馬上又捧起來玩了了一番.... (簡直眼神都放着光)
「你看這個前前後後長得都一樣.... 我反正是分不出這玩意兒哪邊是前哪邊是後….」
聖愛德華王冠是加冕典禮最核心的裝飾品,它是典禮上新君臨朝的最高見證,是女王在上帝和人民面前被正式承認的象徵…
而加冕儀式的歷史,要追溯到1000年前….
熟悉王室歷史的Anna Keay博士表示:
「就加冕儀式來說,英國有不可思議的傳統延續性…
很多別的國家也有君主,
但很少有國家的君主是從中世紀一直傳下來的,更不用說像我們一樣有一個中世紀一直延續下來的加冕儀式…」
關於加冕儀式的流程,記載在一本灰常古老的書上(當然重印過很多次),已經有600年歷史了…
書的版式透出一股濃濃的中世紀風….
它詳細列出了加冕儀式的5個大的步驟…
1.君主被驗明正身,確認不是假扮冒牌的..
2.君王宣誓,展示自己的無可替代…
3.大主教在君王額頭塗上象徵君權神授的聖油….
4.戴上王冠….
5.各大貴族,領主宣誓效忠
每一步,王冠都是主角....
而王冠的概念,則要追溯到2000年前了…
最初只有一個簡單的鑲邊,構成一條發光的光暈,代表君主是國家元首….
除了王冠之外,還有其他象徵皇權的神聖部件…
主權之球,是宗教和道德權威的象徵….
權杖象徵則代表君主被賦予了神聖的權力…..
聖壺和聖勺(ampulla和spoon)代表了儀式最神聖的部分…
因為,它們裝載着君王額頭即將被塗上的聖油….
君王的戒指,也被稱為「英格蘭婚戒」,象徵君主行使權力,服務於國家的終身承諾….
對很多人來說,這些65年前加冕儀式上使用過的珠寶,在儀式過後就被漸漸遺忘了…
但是,加冕儀式中最重要的兩個物品,依然是女王的那兩頂王冠….
聖愛德華王冠是女王只戴了一次的。 畢竟這頂太重,沒法一直戴,也根本撐不住一直戴...
平常用的比較多的,是另一頂,帝國王冠。
也就是幾乎每年的國會開幕大典女王都要戴着的那個..
BBC也把這頂拿到了女王面前.....
女王仔細地端詳了這頂王冠…
「這一頂小多了,是吧…」
「我爸當年就戴這頂.... 」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父親,
便是喬治六世….
也是電影《國王的演講》中,那位犯有口吃病卻堅毅內斂的國王…
「鑽石其實也是石頭啊,這麼多石頭在頭上當然重啊」
「不過還好,我跟我爹頭形差不多… 所以只要你一戴上去就還比較穩... 」
「而且戴上之後你必須一直筆直得坐着, 不能低頭,比如看演講稿啥的….只能把演講稿拿起來,像這樣…」
「你要是低頭,這王冠就會掉啊….
雖然這王冠有一些缺點…但是好在都不是大問題….」
說道這裡,採訪人說希望旁邊的王冠看護人把王冠挪的距離女王近一點...(因為只有3個人能碰嘛)
結果女王一把捧了過來...
(哪用這麼麻煩啊,我自己也能碰啊!)
「我平常就是這麼自己捧着戴的嘛」
說完女王又把這頂王冠轉着玩了一下...
女王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頂王冠上的「黑王子紅寶石」,
這顆寶石實際上已經有1000年的歷史了…
「黑王子紅寶石」據說產自阿富汗…
是1415年,亨利五世在阿金庫戰役中佩戴過的,
相傳,他以前會在這個貫穿寶石的小洞裡插一根羽毛(後來這個洞被封住了)…
談到自己這位祖先時,女王評價到:
「在寶石里插根羽毛?
這有點浮誇好不好,但也確實像是他們那會會做的事情… 」
王冠的頂穹下,是四顆珍珠....
其中的兩顆,來自著名的「蘇格蘭瑪麗女王」,瑪麗女王被她的老對頭,伊麗莎白一世執行死刑後…
珍珠被伊麗莎白一世據為己有,之後鑲在了王冠上…
說道這裡,
女王又去摸了摸這4顆珍珠....
「掛在這個上面,它們應該很不開心吧.....」
「我覺得大多數珍珠都像是有靈性的生物…如果它們就這樣年復一年的被掛在外面,那真是一件悲傷的事… 所以我覺得它們肯定不開心…」
說道這裡,旁邊的採訪人有點忍不住了...
「它們(這些珍珠)都該死透了吧....」
「好吧,說是這麼說,
可是我還是覺得這些珍珠都是有靈性的活物...
它們是需要被溫暖的.....」
說完,
女王又去晃了晃它們....
(好可愛!)
女王正式和這些皇室聖物的接觸始於1937年…
那是在她父親,喬治六世的加冕儀式上…
跟着節目一起,女王回顧了當年自己父親的加冕儀式.....
這次加冕典禮,並不像計劃中的一帆風順...
坎伯雷大主教主持了當時的加冕儀式,出了一點小意外。
因為聖愛德華王冠很難分辨出哪一面是正面,因此當時
大主教在聖愛德華王冠的正面用一小塊棉花做了個記號….
然而,
到了要給喬治六世戴王冠的關鍵時刻…
他卻找不到這個記號了。
他在那翻來覆去找了半天,缺還是找不到王冠的正面是哪一個。
最後只能隨便用一個方向套在了喬治六世的頭上...
後來,喬治六世在日記里寫到:
「我從來都不知道當時戴王冠戴對了沒有….」
旁邊的採訪人問到
「我覺得你父親當時對加冕典禮應該不是很滿意吧….」
女王幾乎毫不遲疑的回答
「嗯,他不開心..」
從不在鏡頭前輕易表露感情的女王,在看到父親的影響時,有些控制不住…
鼻子有點抽搐,眼中閃爍着點點淚光….
當時,
只有11歲的伊麗莎白公主參加了儀式,並為爸爸忙前忙後跑腿…
而從那一天加冕典禮之後,喬治六世就下定決心,
將來他百年之後,女兒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儀式一頂要平平穩穩,再不能出任何亂子!
典禮結束之後,他便讓伊麗莎白把典禮上的種種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以便將來派上用場...
女王把當時的見聞寫在了一本練習本上,包括了很多獨到的見解…
她寫道:
」我覺得這一切都非常非常棒。 整個教堂也很美。當父親被加冕時,整個教堂頂上的橫樑和穹頂被一層神奇的霧芒覆蓋(haze of wonder) 。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女王11歲的字啊,就這麼美了)
父親的加冕典禮給女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對比後來自己的加冕,她感慨到:
「我的加冕儀式安排好太多了,我幾乎啥也沒做,就是坐在那裡…」
毫不誇張地說,從父親的加冕儀式之後,年幼的伊麗莎白就已經為自己的加冕儀式做準備了…
不久之後,二戰爆發…
英國面臨納粹入侵的嚴峻形勢…
喬治六世偷偷擬定了一個秘密計劃,要保護王室聖物不落入希特勒手裡…
為了保護它們,它們被帶出了倫敦塔。 被藏到當時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的地方…
而這一切,直到現在才被媒體報道披露出來…
原來,二戰期間,這些無比珍貴的王冠飾品,竟然就是被藏在溫莎堡的地下…
城堡下面60英尺的地方,有一個秘密地下室...
而地下室的入口,開在溫莎城堡里一個不起眼位置的地板下...
打開洞口,是一個向下的梯子...
之後是陰暗狹長的通道,許多無比珍貴的王室珠寶都藏在裡面….
當時,一些更珍貴的物品上的一些大寶石被拆下來,泡進橄欖油,然後放在一個個餅乾盒裡。 這樣,如果納粹攻入英國本土,離溫莎城堡更近時,他們可以再分散進行進一步的轉移....
這些,都是女王不知道的奇異故事…
對此女王也很有興趣,
「它們以前真的被放溫莎堡的地窖里嗎?」
「圖書管理員把寶石從王冠上挖出來,藏在餅乾盒裡…非常聰明」
得知一切時女王的表情....
「那個藏得人,他自己記得住自己藏哪了麼???」
「就藏在....」
「他要是死了呢? 戰爭啊,你懂得.... 」 還沒等採訪人回答,女王瞬間搶話到...
(媽蛋,藏好了,知道得人要是掛了,我加冕的時候戴毛毛啊!)
「我覺得,當時國王陛下本人也是知道的藏得地點的....」
「好吧.....」
整個二戰,女王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溫莎堡….
但她從來不知道,那些王冠珠寶都藏在自己腳下….
「誰都沒告訴過我….那時候我還是個孩子…
當時,名畫都突然消失了,好多東西都消失了….
但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1952年2月6日,25歲的伊麗莎白公主代替父親喬治六世一起到肯尼亞訪問,履行王室職責….
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踏上的,竟然是通往加冕成為女王的旅程..
當時喬治六世飽受肺癌病情加重,完全沒有應付長途旅行的體力....
女王在非洲拍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照片....
誰能想到,這些畫面即將成為她最後的閒暇記憶..
她的公主生涯,即將被永久地改變掉…
2月6日的早上,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睡夢中去世….
按照法律,還在非洲享受閒暇的伊麗莎白公主自動變成了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伊麗莎白迫不及待地回國,
想要儘快見父親最後一面....
權杖,主權之球都被拿出倫敦塔,安放在西敏寺教堂,國王的棺材旁邊…
整個英國都沉浸在失去國王的悲痛之中,而在舉國哀悼的同時,另一項工作也被緊急提上了日常...
那就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加冕典禮....
和父親喬治六世的加冕儀式不一樣,
這一次,有龐大的加冕委員會全程負責調度,女王的丈夫愛丁堡公爵(如今的菲利普親王)親自擔任主席….
Norfolk公爵Bernard,也是主持過喬治六世的加冕的人,如今依然全權負責女王的加冕典禮,這是一個差不多世襲的職位..
從1386年開始,Norfolk公爵的爵位繼承人就專職負責各種各樣的慶典….
當時,整個英國依然處在戰爭創傷中…
女王的加冕典禮,成為了一個為人民慶祝美好未來,邁過傷痛過去的大好契機…
所有人都認為,典禮既要辦得如好萊塢電影般盛大,又要緊貼傳統….
一切,
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
典禮的準備工作也是空前龐大...
包括為3萬參加典禮的各英聯邦國家士兵準備食物和住宿…
在典禮道路上修建長達27英里的坐席….
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工廠里,正在趕製世界上最長地毯…
這是一條長188英尺,寬17英尺的巨大地毯….
而加冕典禮的主要儀式依然是在著名的西敏寺教堂舉行...
這個地方,自從 1066年哈拉德國王加冕之後,已經見證了39個英國國王的加冕典禮…
John Hall是西敏寺教堂的神職人員…
「當時關閉了6個月,來準備典禮…他們鋪了一條鐵軌一直通到教堂中心…運來了成噸的木材和鋼材…」
在大堂中心,建起了一個月台…整個教堂被布置成了一個舞台,迎接容納2200人坐席的客人....
而實際上,在1953年加冕典禮正式舉行時,這裡擠進了將近8000人....
1953年5月,還有一個月就到加冕典禮了…
教堂大廳的建設工作終於落成….
倫敦城也被改造了一番…
典禮通過的主要幹道上豎起了巨型的觀禮台…
女王也在白金漢宮秘密排練着…
最後一次排練時加冕典禮4天前,除了女王本人,所有關鍵的參與者都參加了排練…
他們第一次聚在一起…
而這次排練中,是Norfolk公爵的夫人扮演女王的角色走完了全部流程....
萬眾矚目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第二天便是女王的加冕典禮了....
1953年6月1日晚上,天空下起濛濛細雨,即便是6月的夏夜也不免有些微寒。
但民眾的熱情依舊無法阻擋。
200多萬民眾從英國各地湧入倫敦,為此,有關部門額外出動了6000趟火車和6500趟長途列車。
大街小巷,全部都是穿着雨衣打着雨傘的人。
有的坐在屋檐下,有的裹着毛毯閱讀報紙,等待激動人心的時刻。
與此同時,西敏寺大教堂內部也緊張地準備着。
加冕儀式要用到的一系列皇室聖物,包括皇冠、權杖、主權之球、佩劍,以及其他與典禮有關的物品,已經送到教堂,就放在耶路撒冷大廳(Jerusalem Chamber)。
據當時有幸目睹典禮的12歲唱詩班男孩James Wilkinson回憶,他如今已然垂垂老矣,
「當時,女王加冕儀式要用到的聖物就放在這張長桌上,12名皇家近衛軍士兵持槍守衛,每位士兵都裝備了12發子彈,確保在加冕儀式之前,沒有人能夠碰到它們。」
大家之所以枕戈待旦,主要是因為這些聖物實在太貴重了,
而其中最最名貴的,是兩顆價值不菲的鑽石。
一枚鑲嵌在女王的權杖上,叫做「庫利南鑽石一號」,水滴形,重530.2克拉,有74個刻面。
另一枚鑲嵌在帝國王冠之上,叫做「庫利南鑽石二號」,方形,重317.4克拉,有64個刻面。
這兩枚珍貴又巨大無比的鑽石都是從一枚名叫「庫利南鑽石」的天然鑽石加工而成。
1905年,南非普列米爾礦山的經理無意中在礦場上發現一枚巨大的鑽石,足足3106克拉,到現在也依舊是世界第二大的寶石級金剛石。
後來,這塊鑽石漂洋過海,被獻給英國王室。
1908年,庫利南鑽石被送到當時全世界最好的鑽石切割工匠,荷蘭人Joseph Asscher手裡.
他用鋼楔和鐵錘將這塊巨大的鑽石劈成兩半。
據說,第一次掄着鐵錘敲擊的時候,鑽石沒裂開,鋼楔卻斷掉了。
說道這顆磚石,女王講起了她所知道的故事.....
「 其實我真的希望,他們當時把這顆大鑽石砸碎時我就在現場看啊!」
「你看我這個胸針,就是一個剩下的一小塊...」
「其他的一些碎塊都鑲在這些其他的地方了」
「他盯着這顆石頭看了幾個小時,直到最後好不容易才砸開。 等他成功砸開的時候,他當場昏倒了.... 雖然我不知道這是事實還是只是一個傳說...
「據說鑽石里原本有一條棕色的瑕疵紋,劈開之後,這微小的瑕疵也消失了。」
「我覺得當它被砸開之後,這些碎開的小石頭們互相就沒怎麼再見過面咯....」
嗯,就這樣,傳奇的庫利南鑽石一共被切成9塊大鑽石和96顆小鑽石。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號和二號,
庫里南鑽石三號被鑲嵌在帝國王冠的尖頂上,四號被鑲嵌在王冠的邊上。
一夜無事,1953年月2日早上5點45分,國會廣場已人山人海。
英國王室一共邀請了8000多位客人到西敏寺觀禮,
歐洲貴族,印度大君,阿拉伯酋長……所有的名流顯貴都喜氣洋洋又行色匆匆。
因為,西敏寺的大門在早上8點30分就會關閉。
這將是漫長的一天,很多人都在佩戴的小冠冕里藏了酒和三明治,以免中途挨餓。
上午11點,賓客和所有準備工作就緒,靜待女王。
倒數第二個出場的,是女王的母親和妹妹瑪格麗特公主。
看見他們,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因為下一個出場的,將會是女王本人。
這時,大廳西邊忽然傳來一陣喧鬧聲。
大家都以為是女王到了,在場的8000多人全部站起身來,準備迎接女王。
結果,是幾個清潔工看見地毯有點髒,正在打掃。
大家尷尬又放鬆地笑笑,全都坐下了。
而這時,女王正坐着黃金馬車,從白金漢宮前往西敏寺大教堂。
沿途站滿了向女王歡呼致敬的人,她也微笑着揮手致意。
然而,雖然她11歲時參加了自己父親的加冕儀式。
而到了她自己的加冕儀式時,當時的查爾斯王子和安妮公主沒有參加...
當女王乘着金馬車離開白金漢宮時,倆個孩子被留在了白金漢宮裡,在窗戶邊上眼巴巴的看着女王離去加冕....
後來回憶起這段
「所以當時看到這一切的只有查爾斯王子麼? 安妮公主好像不在那...」
「嗯..
而且他也就只在那看了10分鐘而已吧....」
「後來那兩個孩子當天都幹啥了? 你還記得麼?」
「我當然不知道啊,我又不在白金漢宮啊... 不過那天宮裡還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們....」
女王當時坐的金馬車,重四噸...
然而女王坐完的感受...
「可怕!!!」
「簡直不是給人坐的啊!!」
「完全不舒服。。。」
「你在裡面坐了多久啊?」
「簡直像遊了半個倫敦一樣。。。 4-5英里吧得有。 而且速度慢的跟走路一樣。 估計那些馬也拉不動,這車太重了。 」
到達西敏寺大教堂,女王和菲利普親王旁邊的房間稍微準備了一會兒,款款走進大廳。
樂隊奏起恢弘的樂章,唱詩班的孩子們發出清澈的童聲。
女王回憶道
「當時大家全都坐在樓上啊,坐的整個都好高啊。 我們在最底下走。 整個教堂幾乎擠滿了人,感覺整個教堂的高度都被擠滿了....」
女王當時所穿的長袍綴滿了珍珠,還用金線和銀線繡着華美的圖案,看上去非常貴氣也非常沉重。
如今,91歲的女王觀看自己27歲加冕時的影片時抱怨道,
「當時下面地毯突然凸起了一塊,我卡在地毯上幾乎邁不動腳,他們根本沒想到這一點。」
加冕儀式的第一個步驟叫做recognition(認證)
坎特伯雷大主教前往大教堂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並在各個方向念誦經文,認證她不是一個冒名頂替者。
四個方向的人民為君主歡呼後,典禮進入第二個步驟——宣誓。
女王當着眾人的面,承諾自己將會統治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聯邦、巴基斯坦、錫蘭各國及你屬地的人民,
管理他們的土地,並在統治中尊重他們各自的法律與習俗。
承諾將懷着仁慈之心,盡己所能,把法律和正義事業交由法官手裡等等。
之後,典禮進入第三階段,塗聖油。
女王脫掉身上華美的外衣,取下帝國王冠以及其他首飾,只穿着一身長袍。
「當時所有珠寶都摘下來了,就剩耳環沒摘。 那個太難摘太費時間了....
對了,
當時摘項鍊也挺麻煩的... 」
之後,女王走向高台上的聖愛德華寶座。
有人在她頭頂撐起滑蓋,牧師將聖油倒進勺子裡,坎特伯雷大主教用手把聖油塗到女王的手、頭,心上。
塗聖油的過程被視為非常神聖,因此一直沒有公開給公眾觀看。
裝聖油的瓶子外表是一隻8英寸高(20.3厘米)的老鷹,按照聖經的解釋,老鷹是空中最強大的動物,能給民眾帶來上帝的旨意。
塗上它所盛放的聖油,新加冕的女王便是上帝選定之人。
這個勺子也不是普通物件,它是英國王室的加冕聖物中,年代最久遠的。
公元1649年,克倫威爾推翻帝制,查爾斯一世國王被處死,成為英格蘭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處死的國王。
之後,君主制瓦解,英格蘭變成共和國,由克倫威爾領導。
當時代表王權的王冠權杖等等,被融化成黃金,然後出售。
一些小物件也被直接出售。
這個金勺子是唯一保存下來的東西,當時買下這個金勺子的主人。 並沒有熔毀它。 而是自己私下保存了下來。
直到克倫威爾死去,查爾斯二世恢復帝制時... 那哥們才重新把勺子獻給了查爾斯二世。
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使用的王冠、權杖等,都是1660年代查爾斯二世恢復帝制乃至之後重新製作的。
只有這個金勺子,是12世紀的產物。 成了歷史最久遠的皇室聖物。
而聖油,是1953年的產物,
配方包括橄欖油、芝麻、玫瑰花、橙花、茉莉花、麝香、龍涎香等等。
塗好聖油之後,大主教向女王呈上獻納之寶劍(The Jewelled Sword of Offering),
劍柄上用綠寶石和鑽石勾勒出橡樹葉子和果實的花紋,寓意女王將用此來保衛自己的王國。
隨後被獻給女王的是主權之球,
主權之球上的球體代表英國國王在世間的責任,上面的十字代表宗教和道德上的權威。
然後,女王接受權杖。
權杖是一國之王權力的代表。
女王握權杖的手要戴着手套,也就意味着君主要鄭重、謹慎地的使用自己的權力。
隨後,加冕儀式進入最重要的環節——
坎特伯雷大主教親手將加冕專用的聖愛德華王冠戴到女王頭上。
王冠戴上的那一刻,賓客紛紛起立,戴上帽子或是冠冕,
齊聲說到,
「天佑女王!天佑女王!」
看到這裡,採訪人問女王
「戴上這頂王冠的那一刻,一定是你關於這場加冕儀式最重要的記憶了是不是?」
女王也是很腹黑啊。
「是啊,我的回憶全是這玩意又重又不平衡....」
「你知道嗎? 當時你周圍圍着這麼多大主教,
其實是要幫你扶着王冠,支撐王冠的重量的。
但是您一直都沒需要」
「真的啊? 我還以為他們只是幫我拽着衣服怕我跌倒的....」
之後,大主教等神職人員、皇室成員、貴族等單獨向女王宣誓效忠。
儀式完成之後,女王進入教堂聖壇後面的聖祠,
那裡供奉着5位英國國王和4位王后。
此時,女王也將取下剛才大主教戴上的、加冕專用的聖愛德華王冠,
重新戴上小一點,輕一點的帝國王冠。
「當時他就這麼直着遞給我,
我就這麼直着戴上去了....
這個也接近3斤呢,重死了"
」那戴着舒服麼」
「當然不啊!
戴這哪有舒服的....」
然後,女王走出聖祠,坐上黃金馬車,在倫敦城裡遊行。
來自129個國家的2.9萬名士兵組成遊行隊伍,沿着5英里長的路線,列隊前行了2小時。
之後,經歷了漫長一天的女王返回白金漢宮。
圍觀的民眾蜂擁到白金漢宮門口,希望多目睹女王的風采。
白金漢宮內,順利加冕的女王鬆了一口氣,在走廊上,一位侍女不小心差點跌倒,女王竟然微微一笑。
屏幕前的女王回顧了加冕儀式的全程,忍不住有些感慨。
「這是我君主生涯的開端……
我參加過我父親的加冕儀式,自己後來也被加冕,
一生參加過兩次加冕儀式,
這對我來說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
回顧女王的一生,從天真爛漫教養良好的伊麗莎白公主,到英姿颯爽的年輕女王,再到如今白髮蒼蒼卻依舊不失威嚴的有趣老太太…
1953年6月的那場加冕,是她傳奇一生的重要轉折…
希望在未來,暮年的女王能夠書寫更多讓人回味的輝煌……
授權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ID:hereinuk
原文標題:王冠死重,低頭真會掉!女王罕見接受採訪,這全程耿直的個性超可愛啊!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