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份10元自助餐,她欠了250萬,堅持了55年,直到她生命結束。
![]()
「我心軟,不敢賺太多錢。」 2元自助餐, 在台灣高雄市的公園路橋下, 常年有一個老奶奶擺自助小攤。
![]()
紅燒魚、滷煮肉、玉米、香腸、米飯··· 再搭配幾樣小菜,菜色極為豐富, 每餐僅需10元新台幣(人民幣2元), 食客就可以無限量食用。
![]()
2元錢是什麼概念? 在現在社會,可能就是做趟公交車 買根熱狗腸,一瓶礦泉水 給小孩子當零花錢可能都會被嫌少 但你能想象拿兩元錢去吃自助餐嗎?
![]()
但它就確確實實的發生在台灣, 一個善良到讓人淚奔的95歲老奶奶, 她的一生都用在這件溫暖的事情上, 這樣的小攤, 老奶奶一擺就是55年。
![]()
「阿婆,怎麼添那麼多!」 「不要緊、不要緊,要吃飽,要吃飽!」 小攤旁,老人熟練地給客人打上滿滿的飯, 而客人也很熟練的把10台幣放進收錢罐, 這樣的情景, 每天都在高雄市的公園路橋下發生。
![]()
而她開自助小攤, 從來不是一時興起, 因為受過別人的幫助, 她只是純粹地想把這份美好繼續傳遞下去。
![]()
老奶奶名叫莊朱玉女, 16歲從澎湖嫁到了高雄, 新婚沒多久丈夫就被派到南洋當抗日的軍夫, 她一個人為了養活孩子, 就駕駛牛車為業。
![]()
而且還時時刻刻心驚膽戰, 她一個人帶着孩子在動盪的社會四處逃難, 曾經走投無路的時候, 被某個碼頭的窮苦工人幫助過, 自此她就記了一輩子。
![]()
從此, 她把這份恩情 深深埋在心底。 1945年丈夫歸來,生活開始趨於安寧, 兩人開始經營外線包辦業務生意, 因為經營有道,事業很快風生水起。
![]()
幹了幾年事業稍有起色, 丈夫卻遭遇意外, 在電線桿作業的時候不慎摔了下來, 身體狀況大不如前。 為此夫妻二人放棄了外包事業, 到高雄港租了倉庫開了一家小公司, 做起了碼頭裝卸。
![]()
但沒過多久她就發現, 碼頭工人賣一天苦力下來, 只能拿到微薄的一丁點收入, 甚至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
想起以前受到恩惠, 庒奶奶再也按捺不住, 她把自家倉庫騰讓出來給工人住宿, 不收一分錢! 看到工人吃着完全不頂飽的稀飯, 心腸柔軟的她在倉庫前搭了一個大棚, 免費為工人提供飯菜。 開始了她的愛心自助餐。
![]()
誰也沒想到, 這一舉動一堅持就是55年。 每天天還未亮, 庒奶奶就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一日三餐, 從買菜、洗菜、炒菜、出攤。
![]()
她從不讓家人插手,全靠她一人操辦。 她覺得這只是自己的一點心意。 做出美味熱騰騰的飯菜, 卻不收一分錢全部免費食用。
![]()
很快她的善舉就被傳開, 工人、附近的窮人、流浪漢, 紛紛跑來她的小攤吃飯, 一天餵飽的人數不少於200。
![]()
莊奶奶並不是大富人家, 超負荷的吃飯人數使開銷劇增, 為了有錢買菜,不讓愛心停擺, 在人們的建議下, 她開始象徵性地收3元、5元, 這樣的價格一直持續了10年。
![]()
這樣的價格一直持續了10年, 10年後,才漲到10塊台幣, 但遇到有困難的人, 她總是擺擺手說「免了啊, 不夠的話可以再加」。
![]()
她說:自己心軟,不敢賺太多。 我很高興他們吃我做的飯, 我不會計較啦。
![]()
每天一大早, 推着孫子的娃娃車到菜市場, 精挑細選,跟菜販斤斤計較, 小販們也都知道阿婆做的是善心事, 於是也少算點錢,多送點菜。
![]()
即便餐費漲到了10塊, 每天的收入還是遠遠抵消不了菜錢, 為此阿婆傍晚收攤後, 會去撿垃圾貼補買菜錢。
![]()
莊奶奶對工人們特別慷慨, 卻對自己起早貪黑的生意很是「糊塗」。 關於成本,她沒有認真算過; 關於利潤,她不知道是賺是賠, 她的兒女、鄰居全都理解不了, 當兒女質疑她的做法時, 她只是說:傻孩子,我們有辦法幫助別人,反而更好呢!
![]()
有一次大兒子勸她雨天就不要去賣啦, 向來輕聲細語的她卻大聲說道: 如果我不去賣的話,那些工人怎麼辦, 他們要到哪裡吃飯?
![]()
子女心疼母親, 在多次勸說無效的情況下, 只能幫忙採購原料, 儘可能多的替母親分擔, 並給母親支付一定的費用。
![]()
在碼頭, 莊奶奶的好心腸贏得了村民的敬重, 很多村民以各自的方式支持她, 將自產的蔬菜, 肉類等食材以低價賣給她。 村民說:她是窮苦人的保護神, 相對比老人的善舉,自己只是盡一份綿力。
![]()
整整55年, 為了維持這個愛心小攤, 她把7間房子賣的一乾二淨, 甚至還欠下50萬元的債款。 「從沒算過花了多少錢, 也沒數過有多少人來吃飯。」
![]()
因為她這些年不僅是做飯, 碼頭工人沒錢結婚, 她都自費幫忙籌辦婚事、婚宴。 在她心裏,碼頭工人不是底層勞動人民, 而是她最親的親人們。
![]()
很多人並不贊成莊奶奶的做法, 連前來採訪的記者都對奶奶頗為不解。 開始「責怪」起老人來。
![]()
她經常跟幾個子女說: 「有機會幫助別人, 這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德。」 最後記者也被感動地哭了起來。
![]()
在70歲那年,莊奶奶身體每況愈下, 不得已她由做3餐減少到午、晚兩餐。 每天晚上收攤完畢, 早已經是夜深人靜的時候。
![]()
80歲的時候老人操勞到中風, 操勞了一輩子的她躺在病床上, 身形消瘦,像一朵風雨飄搖的小草, 喃喃自語地擔心工人、窮人是否能吃飽飯, 稍微好一點,在家人的苦苦相勸下, 點頭答應以後只做午飯一餐。
![]()
不到一年,2000年老人再度中風, 曾經那個為幾百號人, 操心吃飯的她終究要離開服務了幾十年的小攤, 在家休養的5年時間裏,她一下子老了很多。 但老人卻始終放心不下自己的那個小攤, 非要兒女推着輪椅讓她去看一眼。
![]()
可惜再深的愛戀也抵不過病魔的摧殘, 2015年2月13日, 和病魔糾纏了5年的老人, 在家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那個招呼過無數人的小攤, 她再也沒機會回去了, 96歲的她永遠地離開了她的小攤。
![]()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 很多被莊奶奶幫助過或聽過她的事跡的人紅了眼眶。 79歲的前碼頭工人陳進璋哭得像個孩子, 「再也吃不到阿嬤做的飯了」。 告別那天,2000多人自發為她送行, 光是花籃就長達幾百米, 那是大家對她的沉痛哀思。
![]()
前來送行人群里有很多碼頭工人, 他們都曾受過莊奶奶的恩惠。 想到曾經艱苦歲月有了莊奶奶那一碗飯的溫暖, 不少人淚流滿面。 對很多人來說,莊奶奶不只是一個善人, 更像一位不求回報的母親默默地付出。
![]()
小攤不僅意味着是可以滿足溫飽的地方, 更承載着一代又一代人最溫暖的回憶, 讓人欣慰的是, 老人的子女們在母親逝世一周年, 成立了莊朱玉女基金會, 希望能延續母親的善良與愛。
![]()
或許我們沒有力量, 強大到足以改變世界, 但在社會的小角落, 卻能因為你我的善良, 而變得更加美好。 -END- 本文已獲 日本設計小站 授權 微信號:japandesign
原文標題:為了一份2元自助餐,她欠了50萬,堅持了55年,直到她生命結束。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