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溝通就是親密關係的關鍵點,快來試試看吧!
分享我們“構建親密關係”的第四條:良好溝通。溝通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每年都有很多關於溝通的專著發表出來。這篇精短的分享,主要和大家說說溝通的基本常識和重要原則,讓我們避免和人溝通時踩到那些“坑”,並且和人建立正能量的聯系。溝通的第一點是避免情緒化。我們曾反複強調,當你帶著情緒和人溝通時,對方接收到的是你的情緒而不是你的溝通。因此,溝通過程中應該始終保持:語調平和,態度溫暖,語言不衝撞到對方。如果對方表現得情緒化,甚至怒不可遏,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讓自己平靜下來,阻止情緒化升級,然後向對方表達你的感受,提醒他正處在負面的情緒中,比如這樣說:“你這麼說,我心裡感到很驚慌。讓我們來放鬆一下,一步步溝通這件事好嗎?”第二點,給對方表達的空間。溝通永遠是雙向的,不是獨角戲,存在意見交換和信息分享。這時候我們要明白,不要一味表達和灌輸,記得對方永遠有說話的權利,並且捍衛對方這個權利。很多溝通法則還會告訴我們,不要在對方發言的時候隨意打斷,這不僅是干擾思路,也會讓他感到輕視和忽略,引發爭吵。我們的建議是,在對方發言時,邊聽邊記錄想法,等對方完整表達完,自己再發言。第三點,保持思路和邏輯性。我們上一次在講“分歧”的時候,說到話題飄忽不定、扯閑篇、翻老賬的現象,這是無效溝通的一大弊病。我們時刻要注意專注話題本身,保持思路清晰、邏輯一致,不要借題發揮也不要小題大做,不要旁敲側擊也不要上綱上線,溝通就是溝通,不至於上升到人品和精神層次的問題,更不要表現出偏見和歧視,讓溝通始終有一個好的基調。
第四點是我們認為不容易做到的,可以作為每個人平時努力的一個方向,那就是體會對方潛在的心理狀態和真實需求。子維老師經曆過一個有趣的例子,一位50多歲的顧客,在操作眉毛的時候說自己得病了,經常感到渾身不舒服、心驚肉跳、抑鬱不安,“感覺沒什麼活頭了”。子維老師聽她這麼一說,內心判斷這位大姐可能不是真的病了,而是生活枯燥、缺乏關懷,就和她聊了起來,聊家庭,聊親人,聊過去溫馨的事,這位大姐的話越說越多,仿佛憋了半輩子的話都要說給子維老師聽。臨走時候她還說,希望能盡快再次見到子維老師。通過這件事我們也能看到,溝通不只是說話這麼簡單,察言觀色、看潛台詞比說什麼還要重要。溝通往往也不是在解決矛盾,很多時候是情緒需要,是一種內心的緩解。有的人只是吐槽一下或者打發無聊,有的人是尋求內心的寬慰,這時候如果有人滿足了這種情感需求,就會收獲一份寶貴的信任,建立親密關係的紐帶。從上面四點我們可以看出,溝通不僅是一種技巧,也包含著個人修養和處世態度,考驗我們如何看待他人、與世界相處,就像我們常說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情感問題。如果我們一心想著自己的事,想著賺錢、升職、金龜婿,我們就失去了好的溝通起點,如果我們多為對方想一想,體察對方的情感、體會對方潛在的心理需求,就會成為一個充滿魅力、受人歡迎的人。
一旦你表現出很好的溝通修養,對方就會對你產生認同和敬佩,這就是我們說的“生命能量”。溝通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經常提醒自己注意溝通的要點,通過刻意練習,不斷增強自己的能量,增進和別人的關係。Reference:健康生活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