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市噪音排名14 聽損防治刻不容緩
▲國外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台北城市噪音排名14,顯示出聽損防治刻不容緩。(圖/ingimage) 大 中 小 科技進步帶來生活便利,卻也暗藏健康危機,噪音就是其中一環。國外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城市居民較農村居民聽力容易受損,因為城市噪音會加速居民聽力破壞及老化、甚至受損,尤其噪音汙染愈嚴重的地方,聽力受到的負面傷害更明顯,台北名列第14,屬聽損較高的城市。聽覺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之一,若聽力受損就容易導致與他人互動出現障礙。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人體耳朵的構造相當複雜,內耳是由蝸牛體和三半規管所構成,其中蝸牛體掌管聽覺,若產生病變就會發生耳鳴,進而可能導致聽力減退重聽和耳聾,因此,要維護聽力健康,前提是必須防範噪音的危害。生活中會損傷聽力的因素不少,包括工作場域的噪音過大,近距離聽到大卡車的喇叭聲、鞭炮聲,或是聽演唱會時距離音箱太近,平時習慣調大音量戴著耳機聽音樂等,諸如此類的情況,都可能損傷聽力,甚至造成突發性耳聾上身。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聽音樂時應將音樂維持在最大音量的80分貝,耳機也應避免戴超過1小時以上,才能有效預防噪音的傷害。耳鳴的發生通常是聽力受損的開始,不可不慎。李宏信醫師指出,長期受到環境噪音影響,或是長時間戴耳機時,外耳道口被耳機緊緊堵塞住,產生的音量直接作用於內耳蝸牛體,都易因強烈刺激耳朵的蝸牛體,使內耳細胞組織、神經細胞組織受傷壞死,組織受傷造成供血不足,進而造成氧及養分不足,末梢感受器受到損害,就會出現神經性耳鳴、耳痛以及聽力減退等症狀。耳鳴輕微發生初期,往往容易被一般人忽視,或以為過段時間就會自行改善,卻可能造成耳鳴益加嚴重,即耳鳴聲日夜24小時不停地耳鳴,病人痛苦異常,難以承受,也增加治療困難度。初期出現耳鳴的患者,3個月以內只要多休息、生活作息規律、飲食以清淡為主,大多可以不藥而癒。但耳鳴發生半年以上者,則需耐心服藥半年至一年,病情都可達到控制;就算已有多年病史,其實只要耐心服藥半年至1年的時間,也都能獲得改善。若出現突發性失聰,須把握7天黃金治療期,治療會以類固醇等藥物,再配合神經營養劑使用,也可考慮高壓氧治療,持續治療至少半年,抑制耳鳴症狀。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預防耳鳴的發生,平時應避免暴飲暴食,飲食以清淡為主,嚴禁喝酒,生活作息規律,適時舒壓、保持心情愉快。若有潛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也需檢查和治療,才不致因病情控制不良影響耳鳴病情。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