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召集通知書非召集令 民政局籲民眾莫恐慌

▲民政局長蔡世寅長示,收到該通知書不用恐慌,也不用報到,只需檢視內容、確認自己戰時動員相關訊息後妥善保留即可。(圖/民政局提供2017.6.13) 大 中 小 後備軍人退伍後8年內經動員選編者,國防部每年寄送1次「動員召集報到訊息通知書」,但有許多人誤以為此通知即是「教育召集令」。台中市政府民政局長蔡世寅說明,此通知書只是為了預先告知戰時動員符號、報到地點及核校基本資料,以縮短動員時程;與「教育召集令」必須到指定地點報到並接受軍事訓練的性質並不相同。收到該通知書不用恐慌,也不用報到,只需檢視內容、確認自己戰時動員相關訊息後妥善保留即可。民政局表示,依據兵役法第37條規定,召集種類區分動員、臨時、教育、勤務及點閱召集等5種,國防部現行做法於後備軍人退伍後8年內經動員選編者,每年會收到「動員召集令副本」1次,每2年收到「教育召集令」1次。由於近年來常有後備軍人誤以為「動員召集令副本」即是「教育召集令」,國防部105年起將「動員召集令副本」樣式調整為「動員召集報到訊息通知書」,由縣市後備指揮部採郵遞方式送達經選編之後備軍人,作為預先告知納編後備軍人戰時動員符號、報到地點及核校基本資料,以縮短動員時程,加速後備部隊動員編成。蔡世寅提醒,收到通知書之後備軍人不用恐慌,也不用報到,僅須檢視內容、確認自己戰時動員相關訊息後予以妥善保留即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