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因斯坦能獲的7次諾貝爾獎,那他至少有8次!

愛因斯坦在物理界有重大貢獻,是無庸置疑的。但有另一位也是鼎鼎大名的物理學家─牛頓,也有不少豐功偉業。他發明的東西不勝枚舉,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貢獻有哪些吧~ --------原文如下-------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為現代物理學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但出於種種原因,愛因斯坦只獲得了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物理學家A. Douglas Stone總結了愛因斯坦的成就,認為他足夠獲得7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光量子、自發發射和受激發射、德布羅意波、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取得非凡的建樹,縱橫古今,也只有自然科學集大成者的牛頓才能與之抗衡。與愛因斯坦天才般的想像力不同,牛頓用他那無與倫比的邏輯和數學天分,使觀察結果表述為定理公式,並通過嚴謹的數學來進行證明。當牛頓需要的數學方法不存在時,他就發明了它。牛頓的理論在其有效性範圍內非常重要,以至於科學家都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那麼,如果以諾貝爾獎為標準,牛頓的成就可以獲得幾次諾貝爾獎呢?愛因斯坦與牛頓 首先,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足夠獲得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牛頓是全面描述萬有引力定律的第一人,儘管同時期的胡克也參與其中,但最終還是由牛頓率先把萬有引力定律寫入他的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毫無疑問,這又能獲得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接下來,牛頓把上述兩大發現相結合,並將其應用於天體軌道的研究。開普勒使用第谷的資料,得到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本質上,牛頓是從克卜勒定律匯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運動定律其實是源自一個簡單的物理原理。牛頓繼續使用他的發現來解釋諸多的天文觀測,這也能獲得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牛頓還在光學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是描述現代色彩理論的第一人。通過光的色散實驗,他駁斥了純白色光不含顏色的觀點。牛頓發現,太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牛頓的這項發現揭示了物質的顏色之謎,這是斯德哥爾摩的第四次致電。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他認為光是由很輕的粒子組成。但後來物理學家發現光的波動理論能解釋更多的現象,包括光的干涉和衍射,因此光的微粒說被取代。在一個多世紀之後,愛因斯坦又帶回了光的微粒說。現代物理學認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然而,光的微粒說在一個世紀中佔有統治地位,可能會為牛頓贏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牛頓創立了傳熱學的第一個定律,即牛頓冷卻定律。該定律表明,物體的冷卻速度(在一定範圍內)與它和周圍環境的溫差成正比。物體的溫度越低,它的冷卻速度就越慢。相信諾貝爾委員會將會再一次給牛頓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 牛頓還有一項成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發明了現代天文學中無處不在的望遠鏡——牛頓式反射望遠鏡。這種望遠鏡避免了此前望遠鏡的局限性,使望遠鏡不再依靠巨大的透鏡來收集和聚焦光線。這絕對是一項重大的發明,現代大型天文望遠鏡都是採用牛頓式結構,包括哈勃太空望遠鏡;這是第七次。除了在科學領域之外,牛頓還在經濟學領域取得建樹。自17世紀90年代開始往後的30年裡,擔任英國皇家鑄幣廠廠長的牛頓啟動了一項龐大的計畫,以阻止偽造貨幣的行為。他重新設計了硬幣,規範了系統,並引入了金本位制。這樣的成就足夠使牛頓獲得一次諾貝爾經濟學獎。最終可以看到,牛頓的成就能獲得8次諾貝爾獎,多於愛因斯坦的7次。 但總的來說,這兩人在科學界的成就,又豈能是頒幾次諾貝爾足以衡量的?他們的豐功偉業也根本不需要諾貝爾獎項來證明什麼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