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報/把百度擠出BAT 京東只差1%
![]()
把百度擠出BAT,京東只差1%。 大 中 小 互聯網上半場,中國大陸出了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在人工智慧(AI)主導的下半場,有觀點認為,格局將演變為BATH(H指華為)。如今的懸念是,B會不會掉隊?根據鳳凰網報導,美東時間6月23日收盤,京東(JD.NASDAQ)股價上漲3.92%,報42.95美元,相比一年前大漲了100%,市值達到609億美元;相比京東的高歌猛進,正處於業績觸底,經歷重整和轉型的百度(BIDU.NASDAQ)如今市值約為615億美元。兩者的市值差距僅剩6億美元,換算成漲幅也只剩1%。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去年4月曾預測,兩三年內,BAT格局會發生變化,「互聯網企業壓力非常大,每一天都如履薄冰。」如今看來,中國大陸互聯網格局離變天已經不遠了,三巨頭中最可能被率先顛覆的正是百度。從市值角度看,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都已突破3000億美元,百度卻長時間在600億美元附近徘徊;從最新一季的營收來看,阿里巴巴與騰訊的營收規模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百度則只有169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在百度背後,不僅有京東、網易正奮力趕超,還有未上市的TMD(今日頭條、美團點評、滴滴)、回歸A股的360及小米、螞蟻金服緊追不舍。一名百度方面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值差距的拉大已是客觀存在,百度也在內部討論過這一相關話題,一種說法是,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認為,現在的百度要用創業的心態做公司。
京東進入「收割期」久虧之後終於盈利的故事最容易受到偏愛。一度堅持不盈利,喜歡把賺的每一分錢都花出去的亞馬遜在2015年第二季度實現扭虧並持續盈利後,資本市場相當買帳。如今,輪到京東了。今年第一季度,京東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其財報顯示,第一季度京東在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淨利潤為14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淨虧損2億元人民幣。5月8日,一季報公布後的兩個交易日內,京東股價上升了近8%,市值逼近540億美元,與當時百度600多億美元的市值差距不到100億。一個半月之後,隨著京東市值突破600億美元,其與百度的市值差距縮小到6億美元。在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看來,京東今年一季度的扭虧為盈是提振股價的主要原因,「去年下半年,騰訊的增持、沃爾瑪的入股都在刺激京東股價反彈,中概股回暖對京東而言也是有利的外部因素。」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2015年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京東的商城業務早就已經賺錢了,只是目前賺的錢還很少,「但是終究有一天,我們商城的盈利能力會越來越強,當盈利的業務越來越多,虧損的業務越來越少,盈利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不過,京東如今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在盈利持續性和業務擴張性上找到平衡點。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不出現大規模的新業務投入,京東接下來盈利還是可期的,「規模持續增大,邊際成本在下滑,加上各項收費在提升,(京東)到收割期了。」與此同時,京東正謀求摘掉「零售企業」的帽子,先是宣布京東金融業務將獨立,隨後又正式組建了京東物流子集團,京東保險、京東雲、京東智慧和海外業務也都有戰略布局。不過,這些新業務才剛剛起步。其財報資料顯示,2015財年京東電商業務收入佔比99.8%;今年一季度,這一比例依然高達98.5%。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