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狙擊手——不使用光學瞄準鏡,不帶鏡的狙擊手!
大家可能知道歷史上世界排名第一的狙擊手是芬蘭人,那我們就來講講這位芬蘭民族英雄——「白色死神」的傳奇經歷吧。
(如今的朋友們在看電影玩遊戲時,會見到很多甩狙,跳狙,盲狙等等花樣動作。這些自然是藝術誇張。至於為了吃雞搶奪八倍鏡也是最近常有的事。而這位世界第一狙擊手,根本不需要瞄準鏡......)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東歐大國波蘭被德國和蘇聯軍隊非常迅速的瓜分完畢。
兩個月後,也就是11月26日,蘇軍聲稱己方邊境上的曼尼拉村遭到芬蘭軍隊的炮擊,開始了武力解決「邊界問題」的行動。
11月30日淩晨,蘇聯單方面撕毀7年前簽訂的《蘇芬互不侵犯條約》,對芬蘭展開入侵。蘇軍超過 45萬人、火炮1,880門、戰車2,385輛和飛機670架越過了邊境線,對芬蘭各防禦陣地開始了鋪天蓋地的炮擊,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也遭到蘇軍飛機轟炸。這就是歷史上的「 冬季戰爭」。
芬蘭當時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全國軍隊僅有 3萬3千餘人。然而,芬軍並沒有對強大的蘇軍跪地求饒,他們召集民兵群眾和外國志願兵,利用曼納海姆防線和其他各處要地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其中,一位 身高一米六的農民席摩·海赫(芬蘭語:Simo Häyhä)展露了頭角,留下了至今也難以打破的世界第一狙擊擊殺記錄—— 505人(戰果由官方確認)
出生農家獵戶的「死神」。
席摩·海赫出生於芬蘭南部,他 既是一位農夫也是一位獵人,與生俱來的敏銳感官和艱苦生活的鍛鍊給他打下了堅實基礎,只是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在他20歲時,加入了芬蘭自願民兵組織「白色衛隊」,受到了基礎的軍事訓練。這個看似普通的小個子芬蘭人此時已經顯露出非同凡響的射擊能力,他在省裡的體育射擊比賽裡屢屢奪魁,神槍手獎盃堆滿了家裡的櫃子。
蘇軍入侵之後,芬蘭民眾積極參加抵抗。很多專業的獵人加入軍隊,像席摩·海赫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常年生活在白雪覆蓋的山林中,熟悉地理環境,槍法更令人膽寒。這些人被芬軍組成滑雪部隊,滑著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山野嶺自由穿行。
(一臉憨厚笑容的海赫,足以吊打各路王牌狙擊手)
對大批入侵的蘇軍來說,這可不是好消息。這些蘇聯人很多來自溫暖的烏克蘭,面對零下30,40度的極寒低溫難以忍受,更要命的是他們還穿著顯眼的夏季橄欖色軍裝。一片片走在雪地裡簡直如同活靶子。
蘇軍在進軍途中,神出鬼沒的芬蘭滑雪部隊仿佛噩夢隨行,槍響之後,只有一團混亂,蒙頭蒙腦的蘇軍根本找不到狙擊手在哪裡。而芬蘭人很快又消失不見,悄然轉移到下一個蘇軍的必經之地埋伏去了。
席摩·海赫除了滑雪板,還 帶著他在民兵時期就用順手的莫辛納甘步槍。這是俄羅斯帝國時代的步槍,芬蘭已經把它國產化(M/28-30型),並且長度會短上一些,正好配合了海赫的身高。這種看似普通的步槍在海赫手裡, 可以取走700米外蘇軍的性命。
在芬蘭東南部邊境上,柯拉戰役爆發(Battle of Kollaa)。海赫在這裡一戰成名, 4個月時間裡他創下了505人的確認有效擊殺記錄。
跟後來的大家熟知的狙擊手不同,海赫並不使用光學瞄準鏡。也就是說他是根本不帶鏡的狙擊手!
對海赫來說,只是莫辛納甘步槍上自帶的鐵制照門和準星就夠了。這樣 避免了因為反射太陽光而暴露位置的可能,縮小了身體目標,也大大提高了瞄準和射擊的速度。原因在於瞄準鏡雖然可以提高射擊精度,但射手瞄準時需要抬高幾公分身體,多了被敵人偵查到的幾率。並且二戰時期還沒有出現現代先進的瞄準鏡遮光罩,當陽光和強光照射到物鏡上時,反射光很容易暴露狙擊手的位置。當然,除了常年獵殺野鹿野豬的老練獵人,極少有人能做到不依靠瞄準鏡這個程度。
在普通狙擊手依靠同行的觀測員尋找目標的時候,海赫會已經瞄準了敵人。在普通狙擊手開始定位測算距離,用數倍瞄準鏡抖動著鎖定敵人之時,海赫的槍已經響了。這種差距導致他的擊殺迅速而致命, 在戰役的一百多天裡,平均每天有五名以上的蘇軍被海赫擊殺,在蘇軍陣線裡引起了極大恐慌,完全動搖了侵略者的意志。
海赫很習慣自己的老步槍,不願去撿拾蘇聯的新型號。他經常圍在自己的位置面前堆起密密麻麻的積雪,為自己做好隱蔽。他不僅身披白色披風(雪地偽裝服),射擊時臉上有時也會蒙上白布面罩,口中含著雪以掩飾呼出的熱氣。這樣的偽裝幾乎和冰天雪地融為一體,真的成了「白色死神」(俄語:Белая Смерть;芬蘭語:Valkoinen kuolema)。
而蘇軍對此採取了各種反狙擊手段,甚至包括集中炮火轟擊,都未能奏效。
(還是一臉憨厚笑容的海赫)
下麵附上芬蘭軍方統計的狙擊擊殺 原始總數據:(總共815名蘇軍被狙殺,包含海赫和其他芬軍狙擊手的戰績)
1939年12月22日:138次狙擊殺死;
1940年1月26日:199次狙擊殺死;
1940年2月17日:219名狙擊殺死;
1940年3月7日:259名狙擊殺死。
跟其他狙擊手不同,海赫還是個近戰突擊隊員。
人們的印象中,狙擊手總是儘可能遠離敵軍,在非常隱秘的地方「放黑槍」。但海赫不是這樣,仿佛他的出生就是為了用各種方式滅殺敵人。
他是個遊擊戰突擊高手,在柯拉戰役雙方的攻防中,他經常帶隊突襲蘇軍的陣地,對蘇軍百般侵襲。據記載, 他用芬蘭自產的KP-31索米衝鋒鎗(Suomi)消滅了超過200名蘇軍(219人)。這個近戰記錄和他的狙擊擊殺記錄一起,同樣由海赫的師長斯文森(Svensson)確認,並且授予他勳章。
當時芬蘭軍隊的狙擊擊殺不僅需要狙擊手自己計算,還需要他的同伴予以確認。只有那些真正能被確認的擊殺才會被計入統計數據。並且由隊長擊殺的敵人不計算在內。所以整個狙擊擊殺數量的水分很低。但近戰擊殺記錄因為現場往往爭奪混亂,難以百分百確認,準確度就相對較低。當然,要真正確認所有被擊殺的敵人確實是不可能的,畢竟這些受害者都在蘇軍一方。
(使用索米衝鋒鎗的芬蘭士兵)
作戰受傷到戰爭結束。
1940年3月6日, 海赫再次參加了一次對蘇軍的近距離突擊。這次激戰中,一發蘇軍的爆炸性子彈打中了他,終結了他大殺特殺的傳奇故事。
這枚子彈從他右邊下巴射入,彈頭打碎了他的右下顎骨後,在他的口腔裡翻轉,又從左邊臉頰飛了出去。槍擊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撕裂傷,粉碎性骨折,導致海赫當場大量失血,昏迷了整整8天才甦醒過來, 面部被大半毀容。命運女神終究沒有放棄這位保家衛國的英雄。(大家明白為什麼一般狙擊手不願意參加近距離戰鬥了吧)
這時,戰爭已經在13日當天宣告結束。蘇聯終於慘勝芬蘭,《莫斯科和平協定》簽署。蘇聯獲得了整個卡累利阿地峽以及拉多加湖以北的大片土地。 這樣的代價是37萬蘇軍的傷亡,還有5600人被芬蘭俘虜。
二戰後的海赫。
戰役結束後, 芬蘭實際領導人曼納海姆元帥親自將海赫從一個下士直接晉升為少尉。可謂芬蘭建國以後最神速的提拔,也是對這位世界第一狙擊手的肯定。芬蘭國內人民更是熱烈歡迎這位勇士,把他稱為民族英雄。
二戰後,海赫離開了軍隊,變作了很成功的駝鹿獵人和育犬專家。(駝鹿紛紛表示你這樣太過分了!怎麼跑的掉!)
1998年,海赫接受外界採訪時,別人問他怎麼成為這麼厲害的射手和偉大的戰士,
他只是淡淡的說:「多練習。」
("Practice.")
別人又問:「你殺了這麼多人,心裡會不會有遺憾或者內疚?」
他還是平靜的回答:「我不過只是做了我被交代要做的事,並且盡我所能。」
("I only did what I was told to do, as well as I could.")
(圖為年邁的海赫)
2002年,海赫在老兵之家去世,享年96歲。
儘管存在部分爭議,但現代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認可了席摩·海赫作為世界第一狙擊手的地位。他的事跡,早就成為了芬蘭這個國家抵抗外侮的一部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