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友善洽公環境 宜縣府增建「風雨廊道」設服務鈴

▲宜蘭縣政府於停車場通往縣民大廳的棧橋上方增設「風雨廊道」。(圖/記者李清貴攝,2017.6.23) 大 中 小 為營造親民友善環境,同時避免洽公民眾及縣府員工日曬雨淋,宜蘭縣政府於停車場通往縣民大廳的棧橋增設「風雨廊道」,這項工程今年初開始施作,預計本月底完工,而為方便行動不便的民眾,縣府貼心的在風雨廊道入口設置服務鈴,民眾只要按下服務鈴,為民服務中心就會有人出來提供協助。另外,也設置座椅供洽公民眾歇腳,未來也可以做為候車亭使用。宜蘭縣政府的建築樣式獨特,當年是委由日本象集團規劃設計,當初設計理念就是希望跳脫行政機關的威權象徵,改採親切,公園化、開放性的親民風格。在延續這個理念的原則下,並考量宜蘭多雨的情況,縣府去年八月開始規劃在停車場通往縣民大廳的棧橋上方及周邊增建「風雨廊道」。縣府秘書處處長吳志宏表示,設置「風雨廊道」主要是因為宜蘭多雨,許多前來洽公的民眾從停車場經由棧橋走到縣民大廳,如果遇到下雨,很容易被淋溼。因此才委由原設計單位日本象集團,規劃設計這項工程。吳志宏表示,為協助行動不便的民眾,縣府在「風雨廊道」入口處設置服務鈴,民眾如果有需要,按下服務鈴,在縣民大廳的為民服務人員就會前來協助。吳志宏說,其實之前在縣民大廳入口也有設置服務鈴,只是可能因為距離服務人員辦公的地方很近,所以使用的人並不多。而現在將服務鈴往外延伸到「風雨廊道」入口,是希望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吳志宏指出,「風雨廊道」同時預留未來設置社區觀光巴士或其他公車接駁系統站牌的位置,希望可以提供更為友善,更為便利的洽公環境。根據施工單位表示,設置這個服務鈴,他們與縣府經過多次討論,縣府提出想法與需求,他們努力達成,最後想到以電梯使用的裝置加以改裝,才成了現在的服務鈴,目前這種服務鈴,只有在宜蘭縣政府才看得到。
▲縣府貼心的在風雨廊道入口設置服務鈴,民眾只要按下服務鈴,為民服務中心就會有人出來提供協助。(圖/記者李清貴攝,2017.6.23)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