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長青大學國畫創作班 辦「三老.不休」聯展

▲大葉大學長青大學國畫創作班學員舉辦「三老.不休」聯展。(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6.23) 大 中 小 活到老學到老!大葉大學長青大學國畫創作班學員馬忠誠、李咸貞、王振家,三個人年齡加起來261歲,23日至7月28日在大葉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辦「三老.不休」聯展,展出他們學習國畫六年的成果,合計33件作品。特別從高雄北上參加父親展覽開幕,馬興駿說,父親退休後到長青大學充實自己的生活,很開心父親不只是在長青大學交到很多好朋友,還有豐富的創作可以跟大家分享。
▲大葉大學長青大學國畫創作班學員舉辦「三老.不休」聯展。(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6.23)國畫班指導老師、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易映光指出,「三老.不休」代表三位80多歲的長者,退而不休的創作精神。他們擁有相似的生命際遇,都是外省來台,都是小學老師退休,國畫學齡都是6年,人生旅程相同,但作品大不同。王振家的山水畫深具創意與個人色彩,風景中常常有人臉,意味著這是人心中的山水;李咸貞喜歡清代四王作品,在仿古與模古的同時,細膩的筆法自成山水;馬忠誠祖籍山東,走訪山東泰山,回家後畫了一幅泰山,紀念心中的原鄉,古意中帶有現代感。
▲89歲的王振家到大葉學國畫,把風景跟人臉結合。(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6.23)84歲的馬忠誠說,他民國87年退休後,開始學水彩、壓克力,展出畫作之一的「泰山南天門遠眺」,是他對故鄉山東的記憶,他這輩子曾經登過五次泰山,南天門有個天階,他把這些風景記在腦子裡,回台灣後畫成國畫。
▲88歲的李咸貞,創作「松鶴延年」祝好朋友們健健康康。(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6.23)88歲的李咸貞表示,他跟馬忠誠16歲就在部隊裡認識,民國37年一起從山東到澎湖,再調到台灣,後來到師專進修,成為小學老師。兩個人過去曾參加過展出一幅書法或一幅畫的期末聯展,這麼盛大的舉辦聯展,對他們來說是第一次。
▲馬忠誠(右)的兒子馬興駿特別從高雄來參加父親展覽開幕。(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6.23)89歲的王振家認為,創作要有所突破,因此他畫畫時把風景跟人臉結合,引導大家去思考人與事物之間的關係。國畫「新韶如意」取材自清代乾隆皇帝曾寫下「新韶如意」,這幅畫以清朝官員獻給皇帝的賀年禮物為主,畫作中他畫了好幾張臉,代表時代的人、時代的責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