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汙染偵測新利器 北市多功能監測車上路
![]()
▲環保局表示,多功能環境品質監測車可同時監測空汙、噪音、光害、環境輻射等公害汙染,將成為打擊環境汙染問題的利器。(圖/台北市環保局提供) 大 中 小 為掌握北市各類公害汙染實況,有效改善環境品質,台北市環保局今天(22日)宣布,打造 1 部多功能環境品質監測車,可同時監測空汙、噪音、光害、環境輻射等公害汙染,將成為打擊環境汙染問題的利器。環保局說明,多功能環境品質監測車除了可偵測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懸浮微粒(PM 10 及PM 2.5 )、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空氣汙染物外,還配有噪音、光害、環境輻射監測儀器,未來可應用在汙染源(餐飲業、工地、加油站、馬路口等)調查、環評開發案監督、大型活動環境監測、都市光害偵測等。另外,監測車也可在測站間、市境交接處、社子島偏遠地區等,擇適當地點進行環境監測,建立更細緻的環境品質資訊。環保局進一步說明,台北市目前有 16 處空氣品質監測站(包括一般測站 11 站、交通測站 4 站、國家公園測站 1 站),去年 9月也啟用 101 大樓 PM2.5 垂直監測,新購置的多功能環境品質監測車則可發揮移動、短期、機動性的任務型監測,可補固定式監測站的不足。讓空氣品質監測從點、線擴大到面,以了解空氣品質現況及長期變化趨勢。環保局說,監測車試營運期間已針對市民大道燒烤街、跨年活動、低汙染排放示範區、關渡平原、工地、夜市等進行監測,其中像市民大道燒烤一條街監測結果發現,在燒烤店營業時間晚間 18 點到 23 點,PM 2.5 、PM 10 、 CO 等燒烤易產生的汙染物,相較於附近的空氣品質,濃度會分別高出 31 %、 20 %及 28 %,顯示藉由監測車的機動性監測,確實可掌握汙染源對小區域範圍的影響,進而能夠要求及提出具體的改善規畫。環保局表示,雖然台北市空氣品質逐年改善,但由於地狹人稠、住商混合,許多商業或開發等行為仍會對居民產生空污影響,期盼這次購入多功能環境品質監測車,可發揮即時偵測功能,並進行立即或必要地改善,維護空氣品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