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家:父母在孩子6歲前做好這4件事,三年級成績不會下滑反而上升很快
Vista看台湾 2018-11-19 我們都知道,孩子6歲前,是培養習慣的黃金時期,因為這時候的孩子可塑性最強。但是我看到身邊太多焦慮的父母,都是在孩子早期教育時,陷入知識學習的誤區裡,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忽略了比起學習知識,學齡前的孩子,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先打好根基,再學什麼都不晚,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也是我一直在教育叮噹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的。
有的媽媽不禁在群裡感歎:自己的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挺好,語文90多,數學90多是家常便飯。可是升入三年級以來,成績是毫無徵兆的大滑坡,與優秀學生的差距越拉越大。
小學三年級似乎被施了魔咒,是孩子的分水嶺。不少家長突然發現,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下降厲害,而且學習習慣也變差了。寫作業的時候分心、拖遝,總想著玩玩玩。
這就是三年級現象。這樣的現象讓很多家長心急,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上了三年級成績就下降了呢?
小學階段知識分佈特點
一二年級的知識相對比較簡單,語文主要以識字為主,結合簡單的看圖寫話,數學則是簡單的加減運算為主。
到了三年級,語文由拼音、識字為主轉為閱讀理解與作文教學;數學從簡單的運算到了複雜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運算等。
知識點循序漸進,對學生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有些孩子一下子難以適應,這是不容易考高分的客觀原因。更關鍵的原因是,孩子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基本的學習能力。
三年級正從機械記憶轉為理解式學習
三年級時,孩子正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從抄寫機械式的作業過渡到思考式的作業,這種轉變對有些孩子來說可能有難度。
一二年級的知識體系比較簡單,通過記憶、背誦就可以拿到高分、滿分。到了三年級後,更多地需要孩子進行思考、理解式學習,這時有很多孩子就銜接不上,成績出現落差很正常。
三年級成績下滑只是「果」,真正的「因」,其實早就在孩子6歲前被種下了。
但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到了 三年級成績反而上升很快 呢 ?因為,在孩子6歲前,他們的父母基本都做了這幾件事。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一、用閱讀「喂大」的孩子,未來差不了
語文是對一個孩子知識儲備、理解能力、應變能力的綜合考察。
大量閱讀會讓點連成線,線鋪成知識面,孩子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得心應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閱讀習慣培養得最早的孩子,在日後的學習中就越「吃香」。
孩子從1歲左右就可以開始親子閱讀了,如果能在6歲前培養起每天閱讀的習慣,相信這樣的孩子成績一定不會差。
有了閱讀這根「魔杖」,孩子會在以後的各科學習中披荊斬棘。
圖片來源:《天才少女》
厭學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興趣
二、學習興趣,永遠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
孩子不瞭解學習的意義,學習興趣就會大大降低。只有把學習和生活實踐真正連結到一起,他們才能建立真正的學習興趣。
6歲前,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好時機。
教育學家尹建莉曾用數手指的方法教4歲的女兒圓圓學數學,時間一長,孩子就厭煩了。
她靈機一動,在家裡開起了小賣部。 圓圓做店主,爸爸媽媽當顧客。
開始時,圓圓給貨品的定價都是一元、二元,後來在她的引導下,出現了有零頭的定價,後來又出現了幾百元的貨品。
這樣,圓圓不但學會了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還學會了乘法和除法的實際應用意義。在遊戲中感受數字,抽象的東西好理解了,數學興趣和思維也大大提升了。
二年級時,當別的同學還在為計算頭疼時,圓圓用了10天就學完了三年級的數學,並且考到了最高分的成績,直接跳到了四年級。
内容未完结,点击第2页继续浏览
第1页第2页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