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緣,今世情!不開心時,當想著「投胎轉世」的關係,是不是更親切起來?

投胎轉世我閱讀平安時代的文學有個詞語叫做「輪迴轉生」,也就是投胎轉世的意思。    生者死後會投胎轉世,但人死了不一定會投胎為人,可能投胎成馬或貓,五花八門。    生長在已開發國家的人應該不太相信投胎轉世這回事,基督教也沒有投胎轉世的概念,佛教則不一定,每個時代與教派都有自己的主張。日本人雖然大多是佛教徒,但現在應該不太相信投胎轉世的說法。再說我們現在的小孩都是吃飽睡、睡飽吃,照傳統來說應該要投胎當牛,但這說法現在已經不太可信,甚至還讓人覺得不舒服。    話說我看了《濱松中納言物語》,主角濱松中納言的父親投胎成為唐朝的三皇子,因此濱松中納言特地前往中國去見「父親」。這本書還提到很多其他投胎故事,讓人際關係更加多采多姿。即使是陌生人,想到可能是熟人投胎轉世也突然親切了起來。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圖說:即使是陌生人,想到可能是熟人投胎轉世也突然親切了起來。      據說《濱松中納言物語》的作者可能也寫了《更級日記》,因為後者也提到投胎轉世。   日記中作者的姊姊做了個夢,夢到了家裡養的貓投胎變成大納言夭折的女兒,所以要對那隻貓很好,要把貓的事情告訴父親,姊姊點頭答應。    你要說無稽之談也行,但傳統的迷信沒那麼容易擺脫。    其實美國就有所謂的「投胎轉世療法」(Reincarnation theraphy),方法是催眠重度精神病病患,讓病 患「想起自己的前世」,可以看見許多景象,有人說自己前世是中國的學者,或者中世紀的德國工匠,然後將自己現實中的問題引導至前世,並獲得解脫。這也是治療精神病的一種方法。你說這在胡扯,但美國真的這麼做,而且有一定的療效(但並非百分百有效)。    為何會有這種事?我認為解釋這種現象的關鍵在於「關係」,現代人習慣輕易 地捨棄關係來獲得方便的生活,簡單來說你要開心地吃一頓牛排大餐,就得忘 記那隻牛的一生、宰牛的屠夫、廚師,以及一切的「因果關係」。路上出了車禍,肇事者與受害者很難釐清因果關係,所以要找保險業與律師處理。家裡養的貓狗生太多了,就委託衛生所「處理」掉。    我不打算說這些都是「壞事」,但太過努力擺脫「因果關係」,總有一天會發現 自己孤獨一人,惶恐難安。生病了有醫院,肚子餓了有餐廳,什麼事情都有別人準備好,我們的生活方便又豐富,但其中相當缺乏「關係」。這個人是我爸爸投胎轉世,這隻貓前世搞不好是我朋友,我死了可能會投胎當馬。這麼一想,關係就變得無比深遠。古代人就是在這樣緊密的關係之下過生活,而那些因為「喪失關係」罹患精神病的人,不就是靠著想像自己的前世來克服病情嗎?看來古人的智慧依然不能小覷。 本文節錄:【幸福眼鏡:點亮人生路的59個心靈觀點】一書/時報出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