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處理「戰場屍體」的5種方法,千萬別在吃飯時看!!#4把昨天陣亡的戰友當做軍糧…
![]()
▲屍體處理法(source:漫談歷史,下同) 大家好,我是煞氣編。中國古代只要改朝換代就會發生戰爭,一場戰爭動輒上萬人傷亡,像是中國最著名的一場戰爭在戰國時代秦國與趙國的戰爭。白起坑殺趙國40萬大軍,讓白起贏得殺人王的稱號,那這些屍體怎麼處理呢? #1可憐枯骨無人收
![]()
杜甫的《兵車行》就有描述「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這是最常見的因為戰爭常常發生在山野之中,所以也就放任他們在那裏腐爛,任由野獸分食。 #2萬人塚
![]()
在戰場上挖一個大坑把屍體都丟進去,以免屍體腐爛後造成瘟疫傳染,後來演變成一種坑殺方式,白起一口氣坑殺趙國40萬大軍,震驚朝野。 #3築京觀
![]()
築京觀就是把失敗者的屍體築城高塔狀,為的是炫耀自己的戰功。明朝的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裏面記載"潘黨請收晉屍,築為"京觀",以彰武功於萬世。" #4充當軍糧
![]()
這些屍體會被做成行軍的軍糧再讓你吃下肚,聽上去非常驚恐但是在歷史上這是真真實實的存在過。《三國志‧魏書‧程昱傳》中就有過這麼一段記載:「初,太祖(曹操)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曹軍軍糧斷了,便把人肉作為軍糧,吃了三日。 #5火葬
![]()
把屍體集中在一起,一把火燒盡一切,既省事有省時。古代人相信火焰能淨化人的靈魂,讓戰場怨氣能夠消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