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北京房價控不控 我都買不起

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北京房價控不控,我都買不起。 大 中 小 『控也好,不控也好,反正北京房子我都買不起。』正在此間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上,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如是調侃。根據中新社報導,眼下,大陸樓市調控政策出台之密集,力度之大,堪稱少有。2017年3月以來,已有近20個城市加入調控大軍,北京、上海等地樓市政策再次達到『史上最嚴』,廣州、石家莊等地連夜出台新政,更有一些城市在短短幾天內連續多次調控,不斷加碼。自2016年9月以來,大陸已有超過35個城市出台了110餘次房地產收緊的調控措施。僅雞年春節之後,就有超過22個城市出台了針對購房的新規新政。蔡鄂生稱,房地產調控不能搞強壓強控,因為大陸的房地產『已經很複雜』,不能單純從企業角度來看,而要從整個機制視之。大陸官方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高層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遏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面對高企的房價,有人主張『雞湯療法』。在他們看來,生活中不止買房,還有詩和遠方。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稱,房子在生活中的確很重要,但『一個人的一生還應該有更多更重要的追求。』也有人笑而不語。面對記者『北京房價為什麼越來越高』的提問,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原總裁朱雲來只是擺了擺手。清華博士:若非家裡掏光積蓄,一輩子買不起北京房。環球時報:在北京的買房過程順利嗎?李工程師:我買房的經歷都是根據實際需求隨大流買的。09博士畢業工作,需要地方住、需要結婚,就在市區買了個非學區『老破小』先有個地方落腳,12年準備要娃了住不下去了,就去郊區買了套大一點的新房,16年孩子要上幼稚園準備上學了,就把老破小賣了換個學區房。沒想過通過買房投資,都是到了一定的階段買了自住。這裡必須強調一點,如果沒有雙方家庭掏乾積蓄的支持,參考房價上漲的速度和我收入上漲的速度,我可能一輩子買不起房了。張MBA:2002年本科剛畢業兩個月的時候,就在市裡買了第一套房子,那個時候房價還是很便宜的,兩三千(以人民幣計算,以下同)、三四千就能買到。2010年孩子出生了,我們很想買但是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儲蓄,隨著後來房子一直在漲,也沒有機會去買,收入增加的速度完全趕不上房價和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增長速度。當然也有想過把房子賣掉換學區房,但是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2014年房價算是有個拐點,所以我就買了第二套,當時搞經濟研究的老師和同學建議我們可以在通州投資,隨著市政府東遷,這一套是作為了『投資+學區+養老』的考慮。後來,很幸運的第一套房也成了學區房,目前為止第一套房子應該漲了15倍,第二套應該漲了三倍。這一輪的漲價對我本人目前來說有正面的影響,我的房產是在增值的。但是它們都是不能流動的,也不會讓我的生活更加寬裕、自由,是一種負債。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