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看過來!嬰打卡介苗冒大膿包 去年通報多1倍
▲嬰幼兒接種卡介苗3個月後如局部膿瘍仍未癒合,疾管署請家長攜至原接種醫療院所接受專業評估與處置,別太緊張。(圖/翻攝自疾管署) 大 中 小 嬰幼兒打完卡介苗,手臂冒出大「膿包」,家長先別太緊張!疾管署今(28)日表示,由於去年開始延後接種卡介苗,因小小孩越大免疫反應越強的影響,去年接獲嬰幼兒接種後出現膿瘍及紅腫、無法自動癒合結痂的通報人數是往年的2倍,但提醒家長別焦急而找醫師手術切除或引流,一般6個月就能自然排膿,恢復正常。國內是從去年開始延後接種卡介苗,由出生後24小時內延至滿5到8個月內,但基層醫師通報嬰幼兒在接種3個月後膿瘍及紅腫沒有消退跡象或持續擴大的件數略為增加。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往年類似通報,每一年約10例左右,但去年觀察至今已有14例,預估全年人數突破20例,因此,疾管署已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推論與延後接種政策有關,因為小孩越大免疫反應越強;但另一方面,打卡介苗常見後遺症之一的淋巴腺炎,則因免疫反應強,反而變少了,由一年約 10至15例,降到去年僅見1例,延後接種有好有壞。家長不必太緊張!疾管署接獲,有部分家長因為太過擔心,急著抱著孩子到皮膚或外科要求手術切除或引流,但這樣做,反而容易留下傷口及感染的風險。建議嬰幼兒接種卡介苗3個月後如局部膿瘍仍未癒合,請家長攜至原接種醫療院所接受專業評估與處置。疾管署防疫醫師詹珮君指出,卡介苗接種部位一般在接種後2至3個月會自動癒合結痂,留下一個膚色小疤痕,如果超過3個月未癒合結痂,是有可能冒出2公分以上的大膿包,叫家長看得提心吊膽,但一般而言,在6個月內皆可以自然排膿,完全恢復,不需要任何治療。疾管署提醒,此類化膿情形可能與個人體質有關,建議醫師在嬰幼兒接種卡介苗3個月後,若膿瘍及紅腫未再擴大,可持續觀察待其自動排膿癒合,每1至2個月回診1次;若膿瘍及紅腫未有消退跡象或持續變大,可考慮依情形採用針頭抽吸排膿,或使用口服或局部抗結核藥物,但不宜採用手術切除及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