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ike在台遍地開花 各縣市嚴打違停亂象

▲來自新加坡的無站樁式共享自行車oBike,日前進入宜蘭同樣引發許多亂象。(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大 中 小 來自新加坡的無站樁式共享自行車oBike,數月前開始在全台各風景區、校園投放,搶食Youbike市場。oBike透過簡單的手機App搜尋、預約、掃描車上的QR code,便可以低廉的價格24小時騎乘,對在地人和觀光客來說十分便利。不過,隨著投放點越來越多,頗有遍地開花的趨勢,亂象也隨之而生,經常招致民眾抱怨、檢舉,各縣市政府也表示會加強取締。無站樁式設計的oBike雖然方便,但也從「隨借隨還」,演變成「隨處亂丟」。已經試營運的花東、宜蘭、新竹、基隆等地區都曾發生許多違停亂象,店家門口、路邊機車格皆被佔用。為了避免oBike屆時進駐台北市時帶來的亂象,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將公告自行車違停取締標準,交通局也研擬了新版自治條例草案,要將oBike納管。台北市在8日公告的「台北市處理妨礙道路交通車輛自治條例」慢車收費規定6個月,並在明年元旦開始,包含自行車在內的慢車若違規停放,除拖吊至保管場,將收取至少100元的移置費,這項規定被認為是針對oBike而來的。oBike已於5月底陸續投放於新北市10個行政區,試營運期間,同樣發生不少自行車停放在機車格的現象。新北市交通局長王聲威表示,oBike屬於民間租賃車輛的商業行為,已經和業者討論了相關議題,要求業者負起調度和排除違停的責任。市長朱立倫接受議員質詢表示,市府鼓勵發展綠色運輸載具,但需適當管理,在自治條例通過前,將積極尋找適當地點增設自行車停車格,杜絕違停亂象。
▲大陸北京、上海等城市的Mobike同樣也造成市容亂象,圖為上海市地鐵出口處自行車違停情形。(圖/陳立偉提供)與oBike類似的大陸Mobike(摩拜),也和引進臺灣的oBike一樣,為市容帶來亂象、引發不少爭議。2016年開始營業的Mobike,去年4月底開始在上海服務,目前已進入13個城市,其中在北京、上海、廣東與深圳的自行車規模均突破10萬輛,每個月主要用戶數超過500萬人次。Mobike金主名單陣容堅強,包括鴻海、大陸網路業龍頭騰訊、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淡馬錫,與香港創投業者熊貓基金(Panda Capital)等。今年Mobike希望打進100多個城市,其中大多在大陸境內,新加坡以外的其他海外城市也在擴展計畫中。而在台灣行之有年的YouBike,也有不俗成績,已經獲得多個東南亞國家與日本青睞,有意引進整套設備及管理制度。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