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潮下的卡達 民眾搶購囤貨買空超市
斷交潮下的卡達,民眾搶購囤貨。 大 中 小 對卡達來說,6日應該是非常重大的變局之日─從早上到下午,先後有沙特、巴林、埃及、阿聯酋、葉門、利比亞等6個中東國家與之斷交,就連南亞島國馬爾地夫,也趕來湊了一把熱鬧,成為第七個與之斷交的國家。阿盟也發出聲明,開除卡達。根據鳳凰網報導,卡達,面積約1.152萬平方公里,人口154萬。在地圖上,看上去是真正的「彈丸之地」。作為海合會的創始國、富裕的產油國,卡達到底是為何遭此變局?為了解答這樣的疑惑,我們今天邀請到了島叔、中國大陸國際廣播電台前駐卡達首席記者鐘正傑。
導火索事情要從5月底的一場風波說起。當地時間5月24日,卡達通訊社網站和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的社交媒體帳號發布了一些言論,稱卡達支援伊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以及卡達同以色列關係密切,並批評了美國在卡達的軍事存在,不滿重新與伊朗加深對抗等。其援引的來源,是塔米姆在軍方的內部講話,稱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並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此言一出,立即被大量海灣阿拉伯國家媒體轉載,並引起部分國家的強烈反應。比如沙特的許多媒體,就指責卡達脫離海合會成員國的隊伍,站到了「敵人」(伊朗)的一邊。隨後卡達緊急發布聲明闢謠,稱網站和社交媒體帳號都遭到了黑客攻擊。但沙特、埃及、阿聯酋等國則顯然不買帳─自當天起,他們就遮罩了卡達媒體,包括半島電視台、卡達的新聞網站等。且不論這則消息是「假新聞」還是卡達為了緩和局勢所作的姿態,都是此次斷交風波的直接導火索。最直接點燃火焰的,是卡達跟伊朗的關係。
眾所周知,在中東,沙特跟伊朗一直都不對付。2016年初兩國斷交,只是兩國悠久對抗史的最新注腳。在去年俠客島的文章(沙特伊朗斷交給中國大陸出了個大難題)中,我們已經指出,沙特與伊朗的新仇舊恨簡直不要太多─在中東分執遜尼派與什葉派之牛耳,形成根本的宗教分歧;一千多年前阿拉伯第二任哈裡發征服古伊朗,種下民族矛盾的種子;一個是親美的海合會首領,一個是中東頭號的反美國家;在敘利亞、在葉門等地,兩國也是各支援一派,在別國領土上兵戎相見。偏偏,卡達,這個海合會成員、遜尼派國家(跟沙特一樣信奉瓦哈比教派),跟伊朗關係一直就非常不錯。在卡達的五年多時間裡,島叔曾經試圖在各種資料中尋找卡達和伊朗這種良好關係的起源和原因,但記載並不明晰。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關係之好,居然超越了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教分歧。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