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接力 助97歲台灣老兵找到四川親人
![]()
台灣老兵胡定遠(右)與大陸親人視訊連線。 大 中 小 4月11日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然而對於台灣老兵胡定遠來說,卻是人生中無比重要的一天。這一天,他終於奇跡般地和闊別77年的親人連上了線,看著影片連線那頭,一張張從未見過卻又十分熟悉的臉,胡爺爺激動地語無倫次。他何曾想到,自己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願望,竟然在瀘州市台辦、兩岸志願者、媒體和社會熱心人士的接力下成了真。根據台灣網報導,3月3日,一位叫「蜜兒」的台灣網友在「頭條尋人」來信中殷切希望幫助自己已經97歲高齡的爺爺胡定遠尋找遠在大陸四川的親人!他說,爺爺一直放不下對故鄉的思念。去年爺爺因罹患肝癌進行了手術,今年3月1日,台灣老伴也去世了,與之而來的是他愈發濃鬱的思鄉情。老人已高齡,又是台灣同胞,親人在四川,這些關鍵資訊讓工作人員敏銳感覺到老人是在新大陸成立前去的台灣,加之今年是台灣當局開放老兵大陸探親30周年,此次尋親意義非同尋常。很快,這條線索通過網路轉交到瀘州市台辦並得到高度重視。瀘州台辦立即通知各縣區台辦開展尋親篩查工作,並組織志願者加入尋親隊伍。
第一站 走訪鵝公丘對信件資訊仔細梳理排查後,「瀘縣鳳儀鄉6保2甲」成為尋親組第一個關鍵線索。《縣志》記載,該地即為現在的瀘縣立石鎮玉龍村鵝公丘。經尋親組多方走訪證實,令人遺憾的消息傳來─鵝公丘已經沒有「胡」姓人家了。
第二站 尋找白公尺洞胡爺爺雖97歲高齡,但長達77年的分別,反而讓家鄉的記憶不因年老而衰退。在鵝公丘尋訪失敗後,胡爺爺又提到了「白公尺洞」這個讓他印象十分深刻的地點。「下面是個山洞,上面是寺廟……」時不我待,尋親組再次開展了白公尺洞搜尋工作。經查,瀘州市合江縣正好有個白公尺鎮,白公尺鎮上正好有個「白公尺洞」,就在現在鎮政府宿舍樓下方!更令尋親組振奮不已的是─「白公尺洞」的上方曾經確實有個寺廟,只是後來改建了!大家在經歷短暫的振奮後,卻再次遺憾得知「白公尺洞」及附近都沒有「胡」姓人家。
第三站 問路碾子山網路尋親的力量是強大的,隨著尋親消息在手機、電腦、村民間口口相傳,當線索將尋親組帶到「碾子山」後,一位名叫曾德明的老人聽說了大他27歲的胡爺爺是打日本鬼子的川籍老兵後,也加入到尋親隊伍中。「說合江話,又知道白公尺場、白公尺洞、碾子山,胡爺爺應該是這一帶人。」曾德明對胡爺爺居住地線索的肯定讓尋親組又看到了希望。在曾德明帶領下,大家幾乎問完了當地年長的「胡」姓老人,竟然還是一無所獲!尋親陷入停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