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柯志遠/《大釣哥》動容!回歸本心的豬式喜劇
▲《大釣哥》在「人物設定」以及「故事背景」上,「以意涵取代具象,以趣味貫穿寫實」的「架空現實」的講故事手法,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創作的角度與精神,特別值得一提。(圖/柯志遠,2017.01.25) 大 中 小 不論各路影評的意見再怎麼紛歧,卻很少會有人否認「豬式電影」之於台灣電影發展無法比擬、取代的「市場」價值,正如豬哥亮台前幕後的其人其事,之於台灣草根生態成為一個「ICON」(符號)成為一種神內形外的鏡像意義,是有著世代延續的地位與功能的。在台灣這樣一個特質鮮明的島國社會,絕大多數人口(不論年齡、性別、階級)他們在豬哥亮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人格上的小瑕疵性格上的小缺陷,也看到了自己拚搏一生的頑強、堅決、樂天、熱情,以及越挫越勇的生存態度。這樣的「共鳴」效應,絕不是「親切」二字所能涵蓋。「過年時候,全家一起去看一部豬哥亮的電影」,幾年來,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全面運動」,並不是誤打誤撞所產生的隨機現象,「豬式電影」裡的男女老幼縮影著普羅觀眾近在咫尺的現實即景,彌漫著他們每天眼睛一張開就如影隨形的思維邏輯、人情義理,正如豬哥亮的電影結局在嘻笑怒罵之後毫無懸念的大圓滿結局,跟觀眾們在年節氛圍裡祈求的「闔家團圓」畫上等號,方方面面,意義都凌駕於一張電影票之上,都是觀眾們在情感和情緒上所認定並期待的。2017年的《大釣哥》在敘事結構上相較於《大尾鱸鰻》系列的自由揮灑,顯得在緒事結構的起承轉合上嚴謹工整許多,揚棄了過往以綜藝秀場的眾多小哏「組整」成一部電影的獨特技巧,相對認真地經營出一個完整的曲折故事,具體深化了角色在情感描寫和心理轉折的厚度與層次,也間接地強化了上述豬哥亮匯聚眾多台灣觀眾在心性和行為上「共鳴」的印象與氣息。《大釣哥》裡的「藍大釣」這個人物,依舊縱橫全場虎虎生風,卻平添了許多真實情感的細膩與溫度,戲味淋漓酣暢,人味更呼之欲出,不只是一種放鬆解憂的感官娛樂,導演黃朝亮往人物心靈細節的雕琢(豬哥亮救子的整個過程、楊貴媚對於陳年舊事的自責與救贖…),也恰到好處地在重點處牽動了為了「大笑一場」而進戲院的觀眾更深一層的感動,可說是這五六年來「豬式電影」威震賀歲檔的票房神話的一次圓融成熟的,典範代表作。
黃朝亮繼票房勇破兩億的《大囍臨門》之後,又一次為豬哥亮精心炮製了一個所謂「升級版」的「豬式喜劇」,「武打動作戲」、「法庭交鋒戲」這些嶄新元素的添加,看得出來誠意與用心,不但提升了拍攝的難度與格局,也一定程度地達到了讓死忠鐵粉一新耳目的效果,然而,豬式電影裡角色如假包換的特殊氣質,始終還是「豬哥亮之所以是豬哥亮」的竅門,這次的核心人物「大釣哥」在塑造上跨越了年輕到老的時空,加多了「父親」這個定位的比重,豬哥亮舉手投足間獨有的喜劇節奏與力道,有了更明確的「聚焦點」,幾場淚流滿面的重頭戲格外顯得真情流露,有人說終於看到「會演戲的豬哥亮」,其實不見得公平,就喜劇表演的機智、即興和創意能量來說,豬哥亮在戲劇表演上一直都是很有功底的(只是那種插科打諢的套路,跟世俗所謂的「很會演」有點出入罷了),這次人物設定上的「微調」,算是給豬哥亮一次折服人心的全面展示,走戲處行雲流水,走心處深刻到位,豬哥亮還是豬哥亮,卻多了感動人心的新看點。《大釣哥》在「人物設定」以及「故事背景」上,「以意涵取代具象,以趣味貫穿寫實」的「架空現實」的講故事手法,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創作的角度與精神,特別值得一提。舉凡一帖「貼吊膏」(片名《大釣哥》的台語諧音)就能醫百病的哏,看似突梯,卻喚起不少上幾個世代長輩們的集體記憶,在那個醫學不似如今發達的年代,那種紅底黑心膏藥的特殊氣味其實洋溢的是本土草根智慧的溫暖,再如「藍大釣」年輕時(藍正龍分飾)的飛簷走壁,脫下鞋子就能當暗器傷人的設計,再如吳朋奉的黑道大哥窮兇極惡,在造型上卻有讓人莞爾的卡通色彩,再如林玟誼的「小辣椒」一身與眾不同的時尚「品味」,擺明了是向某幾位深入人心的經典女丑的致敬…,這些安排,營造出一種「嘉年華」式的視覺包裝,刻意沖淡了某些段落的嚴肅(例如生離死別的苦情,以及法庭攻防的肅殺),保留了劇情的氣氛和情感,凸顯了通俗娛樂片的明亮與歡愉,讓人物傳神的是氣息而不是細節,讓情節渲染的是「臨場感」而不是「寫實感」,這個手法的運用,也使得「法庭辯論」這樣佔了不少篇幅在劇型上又顯得跳TONE的段落被拉近了距離,從喜劇的角度去看,一切便合情入理了不少,也緊湊精彩了不少。
▲▼《大釣哥》在「人物設定」以及「故事背景」上,「以意涵取代具象,以趣味貫穿寫實」的「架空現實」的講故事手法,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創作的角度與精神,特別值得一提。(圖/柯志遠,2017.01.25)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