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國機國造典範 IDF經國號戰機

▲編號1003的經國號(IDF)原型機。(圖/記者呂炯昌攝) 大 中 小 國防部長馮世寬日前在與媒體餐敘時宣布已啟動下一代戰機研發計畫。回顧台灣「國機國造」歷史,以經國號(IDF)戰機為最佳典範,經國號戰機雖然性能並非最強,但是妥善率卻遠高於其他舶來品戰機,堪稱國人的驕傲。在美國與中國大陸1982年簽署「八一七公報」後,我國採購先進戰機受到美國限制,為了取代老舊的F-104戰機,時任總統蔣經國下令自行研發戰機。在美國廠商協助下,中華民國空軍「自製防禦戰機」(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IDF)於1986年進入全程發展階段、1988年12月10日首架原型機出廠、1989年5月28日首度試飛成功。蔣經國於1988年1月13日過世,為了紀念蔣經國,繼任的李登輝總統將新戰機命名為「經國號」(空軍編號為F-CK-1),經國號外型採單尾翼、雙發動機設計,採用2具美製TFE1042-70渦輪扇發動機,氣動力設計與美製F-16戰機相似,具有升力中心在機身重心之前的「先天不穩定」靈活特性,需要飛控電腦輔助才能靈活控制。進氣口類似美國海軍F/A-18戰機,置於機身兩側翼前緣沿伸板下方,機身壽限為8000小時。IDF固定武裝為一門固定於機身右側的M-61A1 20公厘機砲,機翼與機腹下共有9個武器掛架,可掛載天劍一型紅外線導引短程空對空飛彈、美製響尾蛇飛彈(AIM-9)與天劍二型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與各式對地攻擊武器,最大外掛重量為4000公斤。
▲空軍443聯隊經國號(IDF)戰機起飛前,飛行員與機工長檢查機腹掛載的天劍二型飛彈。(圖/記者呂炯昌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