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膝關節/拆彈少年:憋住呼吸瞬間秒炸的驚悚

▲《拆彈少年》給觀眾看見戰後人性尊嚴也未必等同重見天日,更可能地,把卑劣人性推往另一個暗黑深淵。(圖/傳影互動,2017.01.18) 大 中 小 戰爭是政治的荒謬謊言,這門血腥生意專門扭曲人性,人的基本良善美德都因為生存而被迫改寫定義。更詭異的是,當勝利號角讓原本的被害者搖身一變,成為勝利者之後,居然瞬間讓昔日的被害者成了加害者,《拆彈少年》(Land of mine)談論的就是這種道德主題。

當德軍戰敗,英國命令德軍青少年戰犯徒手拆除德軍在丹麥埋下的220萬顆地雷,看似『個人造業個人擔』,就道德立場來說,絲毫沒有錯誤。但從中壓迫這群15歲少年,近乎種種不人道的對待,不給東西吃,更給予嚴苛的工作時效。

二戰結束後,各國剛從戰爭的殘弱氣息中獲得勝利光榮,片中為了符合劇情推演也略更動史實:刻畫丹麥對待戰俘的殘酷際遇,對照比戰爭期間加害他們的德軍無異。從開場的丹麥士官長對撤退德軍少年飽以老拳,先讓觀眾理解這角色對德軍打從骨子裡痛恨的背景設定。(儘管現實情況中,丹麥其實因為很快被德軍佔領,使得丹麥在戰爭期間是受到德軍保護,更為了防堵其他國家攻入歐陸,德軍才在整個海岸線埋下百萬地雷)隨著拆彈少年們抵達沙灘之後,士官長與他們之間的情感建立,從互不信任到磨合理解,並且最後能了解對方立場,這是《拆彈少年》上演的一場人性光輝主題。導演馬汀贊帝維(Martin Zandvliet)在場面調度上相當出色,如:用命測試拆彈步驟,丹麥軍官無情地要德國少年學習拆彈,稍有不慎就葬送小命。正當觀眾緊張一位少年小心翼翼地拆解完之後,冷不防地,下一個少年就死於轟天巨響之中。
▲《拆彈少年》給觀眾看見戰後人性尊嚴也未必等同重見天日,更可能地,把卑劣人性推往另一個暗黑深淵。(圖/傳影互動,2017.01.18)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