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20終於突破決定未來命運難關:日本花費千億都無可奈何

作者:麥田軍事觀察殲20,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人們通常將其歸類為西方第四代戰鬥機,從國內角度說也是國產第四機戰鬥機。自從2011年1月11日第一架原型機首飛至今,才5年整多一點,即開始小批量試生產,怎麼說也是創造了一個記錄了!殲20一直給人驚喜,一架又一架的原型機,總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在視線之是,而且每一架都會小小的變化,不繼加以改進,可謂小步子快走!雖然沒有官方公開的數據參數,但是依然可以估計出,殲20機長為20米多,翼展近13米。經過不繼改進之後,其氣動外形已基本定型。殲20的設計宗旨之一,即隱身性。這也是新一代戰機的技術關健,沒有這個能力就沒有資格稱為新型戰機,各國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日本即便在獲得美製F35的情況下,依然不計成本地開發自己的隱身技術。有關殲20隱身性能的說法也不少,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從氣動設計上說,殲20完全是按隱身來設計的,從第一原型機開始,氣動上都有不斷地修改,其中對於雷達反射面積較大的進氣道,進行了修形,同時改為採用了可調式進氣道,這一技術可是非常先進的。 除了外形要採用隱身性設計,還進行表面處理,主要為塗層,這個技術也不算什麼難事,相關原理與技術早不是什麼秘密,中國對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如果對比一下,殲20剛出廠時,採用的黃色塗裝,這應是底塗級別的,隨後才會換為低可視性塗裝,其塗裝色調為隱身飛機特有的。飛行坐艙蓋也一個雷達反射率效高的部件,殲20的的座艙蓋已經做了兩次變動,除了外形變化外,採用了金屬鍍膜,可以讓雷達波無法照進座艙,即使照進座艙,也只有極少部分雷達波能反射出來,這將進一步提高飛機的隱身性能。 經過幾項隱身處理之後,殲20的隱身效果不錯。如果分析殲20的試飛照片,可以發現它機身腹部,偶爾會出現一個小球體吊艙,這個應叫龍勃透鏡,用於放大雷達反應波,安裝它的目的很簡單:讓雷達能發現自己。同時的裝備,以前也僅在F22上發現過。如果我們自己的雷達能夠發現殲20,那麼又何必安裝這種東西那? 來源:www.wanhuajing.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