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的五年賭注 誰將繼承新加坡
![]()
當地時間8月23日前後,在「中風」風波之後,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仍能確保其執政能力。但是,伴隨著前往休養的李顯龍談及了他將在2021年大選後下野,並計劃在此期間培養接班人的方案。一個問題隨之浮出水面:五年之後,誰將繼承新加坡?
![]()
李光耀去世後,李顯龍的健康狀況已經決定了新加坡很快將迎來第四代領導人(圖源:AFP/VCG)分析認為,自2011年以來,外界對於新加坡接班人早就有相應猜測。李氏家族因其在新加坡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自然成為人們猜測的首要目標,除政治經驗不足的李顯龍胞弟李顯揚外,後者長子李繩武也在2016年後進入觀察範圍。此外,副總理尚達曼和財政部長王瑞傑也有望入圍。這就讓新加坡的政局在未來的五年之內開始變得充滿玄機。
五年後的約定對新加坡來說,前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在2015年逝世後,該國在短暫的震動之後,繼續於以李顯龍為核心的領導群體下維持運轉。在一年之後的8月21日,外界終於意識到,新加坡的領導層可能又到了一輪更新換代的時候。 在當天的新加坡國慶節目中,伴隨著李顯龍在直播中突發疾病,站立不穩。現場直播直接掐斷後,該國官媒便多次強調「總理是因為長時間站立,感到悶熱以及脫水才導致一時失去平衡」,更稱其「心臟狀況良好,沒有中風」。但這種解釋對於現年64歲,患有淋巴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李顯龍來說正顯得欲蓋彌彰起來。
![]()
不同於享年91歲的李光耀,李顯龍的健康狀況遠不如其父,長達14年的副總理的考驗又消耗了這位癌症康復患者的精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顯龍如果在此前後傳達「交棒」意圖,外界也不會感到意外。很快,外界期待的「交棒」信號就出現了。在宣布「遵醫囑病休一周」後,李顯龍就在22日接受了《海峽時報》採訪,稱自己「推動接班問題的決心未受到任何因素影響」。更強調「下次大選後不久」,其接班人必須準備好接棒。鑒於新加坡的下一輪大選將於2021年展開,這也就意味著該國即將在未來的五年內推出一個新的領導班子。
人選未定 任務已定從2011年以來,有關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將由誰來出任,外界早已眾說紛紜。儘管就「人民行動黨」掌握政權的新加坡來說,該國政要角色基本穩定。但是,究竟選擇誰來擔任未來的新加坡元首,終究是一個難以決斷的問題。李家第三代是否將在未來接班總理之位?對此,李顯龍曾表示: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和國務資政吳作棟也曾談到第四代領導人的問題。但他們也對此顯出不置可否態度。
![]()
必須承認,李氏家族因其在新加坡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自然成為人們猜測的首要目標。自1959年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李氏家族逐漸佔據這個國家的多個要職。而2011年至今,最為有力的人選莫過於李顯龍胞弟李顯揚。不過,李顯揚自1994年至今始終以商界人士身份露面,他本人也在2006年前後談及「無興趣投身政治」。這就讓他可能會與未來的新加坡總理漸行漸遠。
![]()
現任副總理張志賢目前,外界普遍認為可能的人選包括現任副總理尚達曼和財政部長王瑞傑,以及前國防部長,現任副總理張志賢等。尚達曼曾經擔任過金融管理局局長和財政部長,王瑞傑曾擔任過李光耀的私人秘書,是現任財政部長。張志賢在新加坡教育、防務、國安等領域也頗有人望,更在2015年李顯龍癌症手術期間代理過總理一職。
![]()
但是,尚達曼是泰米爾裔,不會說中文,這在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是扣分因素。王瑞傑在2016年5月曾經中風,過去幾個月一直在休養。至於張志賢,他在2013年前後曾因選戰失利和「人口白皮書」等問題遭遇批評,仕途因此受阻。這就使得李顯龍繼任人選的問題更為撲朔迷離:這三人雖然從2011年開始就是有力人選,但他們始終不具備一擊制勝的條件。
![]()
進入2016年後,有關李家子弟從政等消息也開始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儘管李顯龍的四個子女對政治興趣有限。但李顯揚一支則不同,這其中最為突出的莫過於其長子李繩武。此人2009從牛津大學畢業後,一直以雄辯著稱。此後還在李光耀葬禮上參與扶靈,並在總理辦公室代表子女致悼文。以至於進入2016年後,就有傳聞稱李繩武也有可能成為未來人民行動黨「定向培養」的對象。
![]()
李繩武當然,未來的新加坡總理究竟是誰,終究是未來五年內的話題。對於該國政要來說,無論誰當選,接下來的都是千鈞重擔。畢竟,新加坡是彈丸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大國力量盤根錯節。此外,新加坡還是一個城市國家,沒有縱深,經濟容易受大環境的影響而波動。更不用說未來新加坡在中國與西方之間,都要更注重平衡外交的藝術。這也就決定了未來的新加坡首腦人選雖不明朗,但職責其實早已明確。 來源:big5.back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