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成為「獨霸」印度洋的大國 可惜力不從心

印度憲法規定的總戰略印度憲法規定:「印度的國防政策應致力於通過談判和地區各國之間的合作維護南亞大陸的持久和平,同時將保持軍隊的高度戰備能力。以回擊來自外敵的任何侵略。」從這個規定看,印度的軍事總戰略是防禦性的,非擴張性的。憲法是近70年前擬訂的,回顧這段歷史,印度每次動用兵力都同克什米爾的歸屬有關。最大的一次用兵是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幫助建立孟加拉國。19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印度自認為是保護自己的主權,並非外侵。至於拉吉夫·甘地時期出兵斯里蘭卡,幫斯鎮壓泰米爾「老虎」組織的叛亂,不久也撤兵了。應該說,這個憲法原則仍是印度制定軍事戰略的指導思想。最大的污點是出兵吞併錫金,但現在世界上均已默認了這個事實。印度的總軍力在世界上大約排在第7位左右,但在南亞首屈一指,又毗鄰中國,是我們必須正視的一支力量。印度的雄心印度的雄心是「立足南亞,控制印度洋,做世界上能同美國平起平坐的一流大國」。這個雄心在獨立前就有,尼赫魯在英國人的監獄裡就寫道:印度要麼做一流大國,要麼就淪為別人的附庸。所以,印度的雄心是一以貫之的。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印度第一步是想稱雄南亞,然後向全世界擴展影響力。南亞,甚至東南亞,從歷史、地理、文化、民族、宗教等因素看,都同印度有源遠流長、千絲萬縷的聯繫,印度人從傳統思維習慣上就認為「這裡是我的地盤」,對外人保持著警惕和猜疑。它的軍事戰略充分體現了這種思想,發展核武器和遠程飛彈就是出於這種雄心。 印度的總兵力印度總兵力約120萬人,其中陸軍110多萬,海軍5.3萬,空軍11萬。在中印邊境衝突時,印軍使用的主要是二戰時的武器,經過50多年的發展,裝備已有較大改良,但海陸空先進武器均依靠向國外購買,本國軍工企業比較落後。為加速本國軍工企業現代化,2014年印度通過法案,把外資在軍工企業的持資比例提高到49%。現在印度已經有了向外國購買的先進戰機、航母、潛艇、火炮、雷達等。2013年8月,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下水。在原子彈和洲際飛彈方面,印度居發展中國家前列。2013年9月15日,印度再次成功試射「烈火」-5遠程彈道飛彈,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負載1000千克,射程5000千米,可覆蓋亞洲大部分地區。熱衷炒作的印度媒體不無得意地說「烈火」-5可輕鬆打到中國。 2014年,印度軍費增長12%,達383億美元。用盧比計算,軍費是增加了,但用美元計算,由於盧比貶值,所以軍費反而下降了。現在印度的GDP約為2萬億美元,所以軍費尚達不到2%,其中40%用於購買外國武器。防備重點是巴基斯坦在1962年後,印度軍界一直有「兩場戰爭論」,即同時應對來自巴基斯坦和中國的軍事威脅。但在實際執行中,軍事觀察家認為印度防備的重點還是巴基斯坦,而非中國。從兵力部署來看,重點也在西面。但印度空軍鑒於地形需要,把較大力量放在東部。近年,印度重視東部中印邊境地區的公路和戰備建設,理由是中國在自己一方的建設已大大超過印度。印度與中國已簽訂幾個保持邊境地區和平安定的協定,基本得到遵守。有時邊境上鬧一些風波,都是媒體炒得凶,軍方較克制,文官政府較冷靜。軍方和政府都反覆強調中印邊境幾十年來是和平安定的,出一些問題主要是對實際控制線的位置理解不同,並非大事,雙方已有熱線,有利於溝通。但印度內心總把中國軍事的現代化視為威脅。印度前國防部長安東尼表示,通過印軍現代化來反制中國的軍事自信至關重要。 美國拉攏印度共同遏制中國印度想控制印度洋但力不從心印度插入印度洋1600千米,三面都由它環繞,海岸線長達7600千米。印度洋是「印度的洋」在印度人心目中是理所當然的。印度「海權之父」潘尼迦在《印度與印度洋》一書中寫道:「印度的安危繫於印度洋。印度如果自己沒有一個深謀遠慮、行之有效的海洋政策,它在世界上的地位總不免是寄人籬下而軟弱無力;誰控制了印度洋,印度的自由就只能聽命於誰。因此,印度的前途如何,與印度會逐漸發展成為何等強大的海權國,有密切聯繫的。」因此,印度海軍之夢就是「控制印度洋」。進入21世紀,印度出台了《印度海軍構想文件》等官方文件,要點是:控制印度洋的關鍵是控制咽喉要道、重要島嶼和貿易交通線;海軍從「近海防禦」「區域防禦」轉向「遠洋進攻」戰略;將戰略利益延伸至西起波斯灣,東至南中國海,南抵非洲、大洋洲的廣大海域。後來又附和美國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概念,在戰略決策中把兩大洋一起考慮。為此,印度計劃在2011年以後的20年中投入469.6億美元用于海軍現代化,希望獲得101艘新型艦艇。 海權論創始人馬漢曾寫道:「誰控制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亞洲。印度洋是7個大洋的關鍵。21世紀將在印度洋上決定世界的命運。」印度在此環境中占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地位,隨著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印度的地位無疑將越來越重要。印度已召開了排除中國的「沿印度洋國家會議」,雖然迄今沒有什麼成果,但前景不可小覷。儘管印度雄心勃勃,無奈相對較小的經濟總量拖了後腿,在發展國防和海軍方面,往往說得多,做得少;開工多,完工少;買得多,成交小。雖然近10年印度國防預算增長了2倍,但在GDP中所占比重卻是過去50年來最低的。印度官員曾多次表示,「印度洋並非印度的洋」,印度贊成航行自由,希望別國不要誤讀印度的意圖。但印度對中國同印度洋上小島發展關係,一直很不放心,耿耿於懷,並對小國施加壓力。 美國拉印製華難以如願在美國的總戰略中,印度是一枚潛力很大的棋子,如果把印度納入「亞太再平衡」的棋局中聽任美國驅使,可以大大抵消中國的「威脅」。印度獨立後奉行「不結盟」政策,實際上偏向蘇聯。蘇聯瓦解後,印度一度在美國的誘招下,出現親美傾向。美國為此不惜血本,破例承認了印度的核國家地位,並願意向印度供應核電站。印度需要的軍事裝備和技術,美國也慷慨滿足。但令美國失望的是,印度並沒有如美國所願充當制華的急先鋒,相反利用中美矛盾向美國討取最大好處,而同時表示願意與中國友好相處,從中國獲得經濟發展的好處。美國不會放鬆做印度的工作,因為印度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在全球16條海上咽喉要道中,印度洋地區占了5個:荷姆茲海峽、曼德海峽、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望加錫海峽。美國海軍在印度洋地區擁有3座海軍基地。美國已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概念,此說得到了印度軍事專家的附和。在當前形勢下,印度不會放棄控制(或深度影響)印度洋的念頭,特別是要控制北印度洋的交通線,以此作為與其他大國進行政治博弈的重要籌碼。 印度在南海問題上的動作符合它的總戰略最開始,印度在南海問題上不表態,不選邊。後來看到美國動作頻頻,周圍鄰國蠢蠢欲動,覺得有機可乘。一方面做些動作向美國示好,以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覺得可以利用這個機遇來推進它的「東進戰略」,發展同中國的諸鄰國關係,特別是同菲律賓、越南拉近關係;與此同時,它又不放棄同中國友好的旗幟,力爭左右逢源,處處獲利。關於南海問題,它的主要觀點是:保障海上航行自由、根據海洋法解決爭端、反對使用武力。對於印越合作開採石油,它的解釋是「純粹出於商業目的」。它同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都進行軍事演習,同時也同中國聯合軍演,以保持平衡。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來源:military.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