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進度遠超印度:竟是因這項黑科技

9月3日,萬眾矚目的國產航母「001A」又傳來捷報:艦島開始吊裝啦!這艘「001A」真可謂是「日新月異」,上個月5號剛剛慶祝過全甲板合攏,轉眼艦島就要一層層起高了。按照這個進度估算,國產航母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能下水,之後再經過舾裝、海試,即可交付海軍。根據國防部發言人的說法,我們的國產航母「既有外在顏值,更有內在氣質」,然而這樣一艘秀外慧中的好船,卻相當低調,國防部去年年底才正式對外披露她的存在。西方媒體曾推測001A建造周期可能會長達六年,但中國僅用了兩三年時間就完成了航母從開工到下水的環節。對於這種史無前例的高速度,國防部發言人的回應也很低調:「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進展順利,正在按計劃推進。」如果說「001A」是低調、卻一鳴驚人的典範,那印度的首艘自造航母「維克蘭特號」就是高調、卻再而衰、三而竭的代表。「維克蘭特號」空殼艦橋讓人看了像是個模型「維克蘭特號」因一項世界紀錄而聞名:服役前下水次數最多的航空母艦。自2009年開工以來已經下水三次,最近一次下水的時候,還陷在淤泥里一個多月才「爬」出來。 一次次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重複下水,結果就是工程進度一拖再拖。最早時希望2011年建成,後來推遲到2014年,再然後又推到2018年,不過還有印媒吐槽,2020年能完工就不錯了……看到做事如此沒有章法的印度,才知道那句「正在按計劃推進」原來是這麼舉重若輕。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印兩國航母建造進度的天壤之別呢?圖為國產航母作戰效果圖關鍵就是鋼,好鋼,特種鋼。按照國際海軍通行慣例,一艘主力艦應該在開工前就準備好相當於船體重量50%的計劃用鋼。中國大連造船廠在建造國產航母時,首先舉行的就是鋼板切割儀式,當時中國就已經具備了生產HY-100特種鋼的能力。而印度的科欽造船廠則等到開工時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沒準備好建造航母所需的原材料。 圖為國產航母CG圖印度缺的主要是鋼材和銅料,銅主要是用在內部給水管線和水龍頭上的,倒還可以用鐵或鋁等替代品湊合一下,但是鋼材就一點也馬虎不得了,航母噸位大、長度長,對於骨架結構和舷側結構的強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特殊的軍用鋼材,能承受住9級以上風浪,屈服強度至少要有550兆帕,美國航母主要採用HY-100特種鋼(屈服強度690兆帕),這種鋼材被美國政府作為戰略物資,不允許擅自出口。最終印度不得不高價從俄羅斯進口了上千噸特種鋼,用於關鍵設備的建造,又經過多年摸索之後,才在其他部分用上了印度自產鋼材。然而這時候,中國航母早已後來居上了。 不過目前來看,印度自造航母表現還算可以,只延期了不到十年,比那個研製了三十來年還沒量產的LCA「光輝」戰鬥機好多了。LCA還想做航母艦載機,也許可以跟維克蘭特號比比誰更快服役。001A航母的艦首加班已安裝完畢飛機的體積雖然小,可是對機身強度的要求卻絲毫不低於航母,好的材料往往是出奇制勝的關鍵。比如誕生於冷戰時期的米格-25戰機,為了達到近乎變態的「雙三」(飛行速度3馬赫,飛行高度3萬米)要求,80%的結構材料選用了鎳基合金鋼,也就是俗稱的不鏽鋼,因為當時只有這種材料才能在「雙三」條件下耐住高溫而不變形。 正在建造的航母,可以看到正在吊裝艦島。被稱為「飛翔的不鏽鋼」的米格-25創造過一段傳奇:在一次空戰中,敵機向它發射了一枚「響尾」蛇空空飛彈,只見它不慌不忙,打開加力燃燒室,瞬間達到了3馬赫時速,一騎絕塵,把2.5馬赫時速的飛彈遠遠甩在了身後。美國人當時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他們投入巨資,採用價格堪比金銀的鈦合金打造的科技感爆棚的「黑鳥」偵察機,性能卻趕不上看起來傻大粗笨的蘇聯戰機呢?後來還是一個叛逃的蘇聯飛行員開去了一架米格-25,美國科學家看到其機身蒙皮才恍然大悟,自愧不如。不鏽鋼機身雖然堅固,但代價就是超重,這個問題蘇聯沒有解決,但美國在研發新一代戰機機身材料時另闢蹊徑,實現了反超。F-22戰鬥機在機身、機翼、垂尾等部分大量運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與傳統的金屬結構相比,能減輕約三分之一重量,並大幅度提高材料強度和彈性。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同為美軍四代機代表的F-35則在聯合作戰上表現突出,在美軍眼中,F-35不僅是一架戰鬥機,更是一架飛行的傳感器和計算機,協同作戰的飛機之間可以聯網並分享數據。在飛行過程中,由兩塊8×10英寸液晶面板組成的全景式座艙顯示器,既簡化了操作步驟,還可以實時顯示敵方雷達的角度和範圍等信息,飛行員可以利用這些信息避開危險區域。這種人機融合的共生狀態被美國軍事專家稱為「半人馬模式」。 國產航母的成型有助於中國打破海上封鎖看來,有好鋼才能打造好裝備,好鋼能讓航母承受更大風浪;好鋼能讓戰機飛得更高;好鋼能讓士兵更安全,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來源:www.fxingw.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