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鷥群藏着不同種類的鷺鷥!這是怎麼回事?
撰文‧攝影◎廖俊傑
傻傻分不清的白鷺鷥
一般來說,當大家看到全身潔白、尖長嘴喙,還有着長脖子與長腿的大鳥時,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喔!那是白鷺鷥!」
沒錯,上述的外觀描繪都是白鷺鷥的典型特徵,但「白鷺鷥」僅是一個概括性的稱呼──當你到溼地賞鳥時,常可觀察到一群群白鷺鷥在一起覓食,而外觀看似沒有差異的白鷺鷥群中,總是藏着不同種類。
就臺灣地區來說,目前被記錄到的鷺科(Ardeidae)鳥類有二十二種,其中有六種是身披雪白羽毛的種類(包括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黃頭鷺、唐白鷺、岩鷺),而這些種類就是大家所謂的「白鷺鷥」,也是我們較易混淆的一群。
臺灣常見的四種白鷺鷥中,小白鷺與黃頭鷺是一年四季都可看到的種類,牠們會在臺灣繁殖及撫育下一代,也就是「留鳥」;中白鷺與大白鷺則是普遍的「冬候鳥」,牠們從遙遠的北方飛到臺灣度過寒冬,等待春天來臨才飛回北方繁殖。
因此,冬天是最容易「收集」到這四種白鷺鷥的季節,也是我們學習分辨牠們彼此差異的最佳時機!
而看穿白鷺鷥身分的五招祕技,包括:體型大小、嘴喙顏色、嘴裂程度、脖子長度、腳趾顏色。 【本文節錄自《幼獅少年》2017年4月號「餐桌大作戰」!】
【博客來買就送《便便展》特展票券】
【更多詳情請看《幼獅少年》官網、《幼獅少年》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