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老人家有這4大徵兆 當心一跌不起

▲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都在NOWnews今日新聞。(圖/NOWnews) 大 中 小 老人家出現這4大徵兆,當心一跌不起!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陳芳萍提醒,經過近年來大力推廣,國人女性骨鬆盛行率已見下降,但骨折人數卻增加,全因造成老人骨折的元凶,除了骨質變化之外,肌肉萎縮、流失也是一大主因,若出現「老縮水 、牛步化、蒟蒻臂、腳骨軟」得當心骨鬆肌少症。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與王詹樣公益信託今(28)日宣布自今年開始於各社區舉辦「強保老」檢測活動,包含骨密度檢測、肌肉質量檢查、關節炎篩檢及肌肉衰弱評估等。陳芳萍說,國人50歲以上女性骨折人數,從2006年的1萬800人上升到2012年的1萬3328人,凸顯肌肉流失問題和骨鬆一樣需要更多重視,尤其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特別呼籲,骨鬆、肌少、關節炎不應被視為老化的必然後果。什麼是「骨鬆肌少症」?陳芳萍解釋,亦即骨質疏鬆及肌肉衰弱,使肌肉保護關節的穩定度較差,多發生於老年人,常一扭傷或跌倒即骨折,一旦骨折,特別若發生在髖部部位,恐增加近3成的死亡率。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提醒,男性65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或停經後,只要日常生活出現4大徵兆:「身高縮水超過3公分」、「走路緩慢如老牛拖慢車」、「手臂無力溼毛巾擰不乾」以及「蹲下後腳軟站不起」,就要特別注意可能是骨鬆肌少症的高危險群。陳芳萍表示,骨鬆肌少症常發生在年紀較長者,常有駝背、脊椎或關節變形,身體無法自由的向前彎,手腳無力,使行動力受到限制等,加上體力較差,平衡感不好,最怕跌倒骨折,進而失能,在國內觀察更發現,失智大部分就發生在骨鬆骨折之後,不可不防。高雄長庚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榮福說,骨鬆肌少症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通常到了經常性骨折,以及嚴重的彎腰駝背,民眾才驚覺它的存在,建議老年人務必要特別保持骨密度、肌肉質量與關節保健,才可保有活躍人生。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