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活成你自己!
—1— 淩晨一點鍾接到可可一記電話,短暫的寒暄過後,對方突然話鋒一轉:“我和陳茂分手了”。 可可和陳茂是在一個微信群里認識的,那時候可可在群里是個活躍分子,陳茂則扮演附和她的角色。一來二去,兩人互加了對方,相聊甚歡之餘,可可在交談中打探了對方的感情史。 陳茂的前女友是個性情溫和的恬靜女生,可可則截然相反,猜測陳茂喜歡溫柔款的之後,可可毅然決然決定改變。 兩人第一次線下見面,可可一襲黃色碎花裙加白色針織衫,迅速虜獲了陳茂的芳心。很快,他們談起了戀愛。 帶著十二分的忐忑,可可開始了一場帶有表演成分的戀愛。從拋卻活力背帶褲,到換上及膝長裙。說話不再嗓門宏亮,而是變得和風細雨。連朋友也都戲謔——談個戀愛都能人格再造。 隻不過,每次約會時踩著細高跟的她,心里其實裝著一雙休閑球鞋。衣櫥里款式不一的連衣裙和半裙,都隻在陳茂面前才會展示。可可過得並不開心。 這樣的狀態維持了大半年,可可在和我通電話時,漸漸傳遞出了疲乏的信號——“越來越感受到累,明明我就喜動愛鬧騰,卻偏偏得在他面前變得矜持溫婉可人,這一點也不像我,連開心,都隻剩下三分”。 就這樣,微妙的情愫持續發酵,可可在這場和真實自我對峙的過程中,能量消耗得所剩無幾,把自己推向充滿怨氣的邊緣時,兩人的關係也變得如履薄冰。 活出自己很重要。良性的相處,應該是以舒服的姿態。 你不必在對方面前遮掩,毫無顧忌地進行自我暴露,不必小心翼翼戰戰兢兢,深怕對方會不認同你的性格和行為模式。 說到底,兩個人若想要一段感情能長久性維持,不能靠著所謂的自我犧牲,去營造一個虛假的自我。這種持續消耗自身能量的行為,隻會打破平衡的狀態。 —2— 娟子有一個很喜歡講冷笑話的男朋友阿誠。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吃飯,阿誠都喜歡在中途插入一些冷笑話作下飯佐料,而娟子每次都會是熱絡回應的那個。 有一回阿誠又嘻嘻哈哈講起了冷笑話,碰巧那天笑話講得並不怎樣,在一片尷尬的沉默里,唯獨娟子不合時宜地發出哈哈哈哈的笑聲。 一時間,阿誠的臉漲得通紅。他一聲不吭地放下筷子,大步流星走出餐廳。 娟子打了無數遍阿誠的電話,阿誠都摁掉了。三天後娟子收到一條簡訊:“還記得我們共同出遊那次嗎?你的腳磨破出了水泡,卻一路撐到了酒店。晚上脫下鞋子,鞋墊已經沾染得滿是血跡。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你總是這樣迎合我,把自己變得和我想法一樣,和我在一起之後,你就不是你了,這樣讓我壓力很大,分手吧”。 這之後,任憑娟子怎麼哀求挽回,阿誠再也沒有回複。 不難發現,娟子的戀愛觀,是把自己完全拋到空中等待別人來接的一個狀態,奉獻型人格的愛人,會把自身的概念給模糊掉,用傾盡所有的形式去換取對方的愛。 可是愛得失去自我,其實就是一段關係走向下坡路的開始。 表達出真實需求,不要一昧地壓抑,更不要掏空自己。愛不是卑微,卑微隻會壓抑自己的本性,束縛自己的手腳,降低自己的價值。 真正的愛是做真實的自己,去相互交流理解接納對方,而不是單方面的犧牲某一方的感受來維系感情。 —3— 《28歲未成年》里的女主角涼夏,和男朋友愛情長跑十年,這期間,她從一個對未來充滿期許,懷揣熾烈成為畫家夢想的少女,變成一個生活隻圍繞男朋友茂亮打轉的平乏存在。當生活的步伐變得單一,涼夏對茂亮進行了逼婚,兩人的感情之路因此亮起了紅燈。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吃到了號稱能讓人”心情愉悅”的巧克力,意外實現了穿越。十七歲的她跑進28歲的身體里,無畏,勇敢,青春的力量重新在身體里湧動。 涼夏經曆過在情感的漩渦里迷失,生活的重心全副轉移到茂亮身上,自我變得了無生趣。巧克力的神奇作用,讓十七歲的她得以協助二十八歲的自己,一步步召回夢想。 最終涼夏得以舉辦個人畫展,在現場作畫時,她不必再依附巧克力讓十七歲的自己出現,而是能夠拿起畫筆肆意揮灑,勾勒出閃發著夢想光芒熠熠生輝的自己。茂亮也重新回到她身邊。 蔡康永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常常不夠愛自己,大部分的人談戀愛,在一味地愛對方的時候,常常會忽略自己最美好的部分。” 最好的愛,是如實地活成你自己。 兩個人在一起,可以笑趣橫生,交流的頻率總能對接,不必時刻想著取悅對方,不必為了你清楚地知道“這就是妥協”而非得去做。刻意的自我矯正最終都會被委屈的心理所覆蓋,我們要做的,是坦誠地交付出自己,活得靈活而自由。 愛是一場修行,願我們都能在這場修行中最大程度地認清自己,而後遵從內心,坦然而從容去愛。
最好的自己行為模式情感問題你的性格男朋友戀愛觀愛自己分手吧兩個人Reference:健康生活 看更多!請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