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強12格鬥術!!「武術沒有強弱,武者才有強弱」
![]()
幾年前李連杰電影中的一句「武術沒有強弱之分,武者才有強弱之分」。個人認為李連杰說的這句話非常有道理,現實中的格鬥技沒有強弱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不同門派的格鬥技的理念不同,目的不同,訓練方法不同,強弱也不同。而不同的人,自然就有不同的體質,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下面就根據各大門派的理念和戰績,儘量以客觀的方式作一個排名。【最傳奇的格鬥技 —— 中華武術】中華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當時的人類用棍棒等工具與野獸搏鬥,逐漸積累了一些攻防經驗。而商代產生田獵更被視為武術訓練的重要手段。商周時期,利用「武舞」來訓練士兵,鼓舞士氣,故認為武術可以以舞蹈形式演練。五胡十六國,隨著游牧民族入主華北建立拓跋兀魯思 (Toba Ulus,史稱「北魏」) ,外來宗教佛教也隨之在中國普及,少林寺便是創建於北魏(495年)。根據《景德傳燈錄》等書的記載,527年達摩從南印度去到梁朝,將禪宗帶入中國。後 達摩又從梁朝北上,在少林寺面壁9年而功成,遂傳《易筋》和《洗髓》二經,創立了少林武術。達摩祖師是《易筋經》的撰寫者,少林七十二絕技的創造者,因此 少林武術中的很多動作也和印度瑜伽高度重疊。中華武術不完全是格鬥技,而是處于格鬥技和體操之間的一種體術,實戰能力非常有限,對異種格鬥技的戰績敗多勝少。但是中華武術同時具有健身性與觀賞性,也因此被廣泛用於影視作品,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一武打片大國,代表性人物有李小龍、李連杰、成龍等。【最華麗的格鬥技 —— 韓國跆拳道】跆拳道具有濃厚的朝鮮文化色彩,在古代,朝鮮人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發展了一套強身健體、臨危的時候用來自我防禦的武術。這種經過時間慢慢磨練出來的武術成為了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成為了韓國古代武術的雛型。體育史學家研究歷史文物(例如是古籍及古代壁畫)時發現跆拳道源於朝鮮半島三國時代的跆拳。另有說法認為跆拳道並無歷史,其內涵風格以及名字均自20世紀50年代起始。 跆拳道高手漫天飛舞的踢技讓人嘆為觀止,是公認的最華麗、最具觀賞性的武技。與中華武術一樣,跆拳道對異種格鬥技的戰績敗多勝少。【最兇狠的站立打擊系格鬥技 —— 泰拳】泰國的傳統格鬥術,以兇狠毒辣而著稱,最大特點是可以在極短的距離下利用肘、膝進行攻擊。Muay Thai (泰拳) 中的「Muay」來自於梵語「Mavya」,意為「八肢的藝術」,八肢指的是用雙拳、雙腳、雙肘、雙膝這八點來進行攻擊。泰拳的歷史及起源尚無定論。歷史上泰國曾經同緬甸發生過數次戰爭,許多與泰拳有關的歷史資料在古代緬甸軍隊攻陷阿育陀耶王朝都城時已經遺失。從前,泰拳手在搏鬥時用粗棉線把雙拳纏得如同鎧甲一般,並在拳峰處紮成結,然後將雙拳浸泡在粘液中,再撒上碎玻璃或砂礫,使雙拳表面異常粗糙。後來這種方法逐漸被停止使用,而代之以拳擊手套。歷史上泰國曾經被緬甸入侵,許多泰拳武者憑著泰拳戰勝入侵者,並促使泰拳的普及。 泰國拳手在小級別站立打擊類賽場上擁有驕人的戰績,著名的泰拳手有播求 (2004和2006年兩屆K-1輕量級世界冠軍)、考克萊 (2004年K-1無差別級首爾分站冠軍) 、高蘭 (2002年K-1輕量級亞軍) 等。【最強蹴擊 —— 極真空手】極真創立於20世紀60年代,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空手道,極真是以擊倒對手為目的,融合了一些拳擊與泰拳的技術,並發展出了一系列如月亮蹴、捨身踢等獨特的踢技。極真擁有世界上最強的腿法,變幻莫測的踢技不但富有觀賞性,且具有極恐怖的殺傷力 。目前極真會館在全世界擁有超過1200萬門徒。
![]()
極真空手的對外交戰始於1964年。1964年1月,泰國的泰拳界向日本空手道界發出 了挑戰信。但當時的日本以「異種格鬥比賽是邪道」為由拒絕了泰方的挑戰邀請。同年2月,極真會館的3名高手 (中村忠、大沢昇、黑崎健治) 征泰,最終極真在泰拳規則下以2勝1負擊敗泰拳,KO泰拳王祿克空泰與華裔泰拳名將陳青龍。在2004年的「K-1 VS 極真」的比賽中,極真以7勝0敗的戰績戰勝包括Remy Bonjasky(K-1無差別級2003、2004、2008三屆世界王者)在內的K-1代表團,以壓倒性優勢取勝。【中國的最強格鬥技 —— 散打】散打又稱"散手",是20世紀70年代根據現代搏擊與摔跤所創的一門格鬥技,國外稱之為"中國式自由踢打格鬥術",而中國國內的一些傳統武術家則輕蔑地稱散打為"拳擊加個腿"。 在中國的軍隊中,普通的兵種要練習軍體拳或擒拿,而特戰隊則需要練習散打實戰。 散打並非中國武術(兩者關係就如同極真空手與傳統空手道),20世紀70年代,香港就引進了日式踢拳和泰拳,當時泰拳和踢拳已處於成熟階段,於是 1979年散打誕生了。雖然官方稱之為「武術散打」,但實際上它是泰拳和踢拳的變體。80年代初,中國國家體委在北京體院和武漢體院開始試點開展散手運 動。80年和81年由梅惠志的帶領下在北京搞試點,擺擂挑戰民間武術高手。當時民間參賽的人數有上百人,其中有八卦掌、心意拳、太極 拳、大成拳、通背拳等拳種,但進入半決賽的選手清一色是散打運動員。民間武術家們在散打運動員面前不堪一擊,比賽打得很沉悶。賽後民間武術家們十分不服 氣,說拳套限制了他們的發揮。後來北京市體的摔跤教練李保茹安排民間武術高手與體校的小隊員進行徒手交流,比賽前特別囑咐小隊員不許用重拳和砸頭的摔法, 結果民間武術家仍不堪一擊,最後不了了之。85和86年,散打運動員參加了河南少林杯,87年參加了武當山擂台賽,結果同樣是輕易橫掃了傳統武術。 中國散打界的代表性人物是柳海龍,但散打界頂尖高手中有大批的蒙古人和俄羅斯人。其中最著名的有:Bulag (寶力高,中國散打王;中國綜合格鬥界重量級王者;WKA世界搏擊協會90公斤級世界王者;史上第一個KO泰拳手的散打選手,也是唯一能在客場KO泰拳手 的散打選手,同時也是中國格鬥史上唯一的世界級格鬥賽事重量級王者,是毫無爭議的中國格鬥界第一高手)、Otgonbaatar (傲特根·巴特爾,中國全國散打錦標賽、冠軍賽75公斤級冠軍,在2009年全運會散打決賽中擊敗柳海龍)、Muslim Salihov (穆斯里穆·薩里霍夫,中國散打王;散打世界盃80公斤級王者)、Shamil Zavurov (沙米爾·扎普洛夫,桑搏世界冠軍出身,後拿下散打70公斤級世界王者,以及M-1 Globe次中量級世界王者) 。散打被很多人稱為「四不像」,原因是它非搏擊,非摔跤,非套路,又非綜合格鬥,也因此形成了散打無法在國際上普及的尷尬局面。如果是以國際上的站立格鬥 戰績來看,散打是遠遠不如極真和泰拳的,但考慮到摔法在實戰中的實用性,把它排在極真和泰拳之前。從2001年第一屆散打VS泰拳職業對抗賽至今,散打勝 多負少。 【最強拳法 —— 拳擊】拳擊是單純以上肢配合步法進行攻防的格鬥技,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記載是公元前2000年的埃及。在古代奧運中,拳擊運動就已經是比賽項目之一。現在的拳擊比賽分為職業拳擊和業餘拳擊,職業拳擊比賽包括WBA、WBC、IBF等。而奧運會中的拳擊項目則屬於業餘拳擊比賽,古巴是知名的業餘拳擊強國。職業拳擊強國包括美國、英國、烏克蘭。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來源:bbs.tianya.cn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