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投降要舉白旗,而不是黃旗?原來「舉白旗並不是投降」而是...
點擊題目下方 歷史為鑑 ,關注中國頂尖歷史雜誌 版權歸屬原作者,未註明作者均因傳閱太多無從查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24小時內必定刪除 兩軍對峙時,戰敗的一方準備投降。就要打出白旗,戰勝的一方則會停止使用武力允許其投降。在戰爭中使用白旗起源於遠古.
戰敗方舉白旗起源 中國和羅馬的古史中都對舉白旗表示投降的說法進行了記載。 相信這源自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甚至是更早的時候。羅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曾在他的史學記錄中提到過士兵如何表示投降。他描寫了在Cremona的第二次戰役(公元69年)中,士兵們表示投降的方式是將自己的防護物舉過頭頂。顯而易見,這個傳統在東西方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至於為什麼用白色,其實只是順應當時的社會。 1、以白色為投降的標誌起源於秦朝,當時秦人以黑色為「國色」,來代表勝利(原因:秦人自認五行屬水,水為黑色),秦末劉邦進取關中,直逼咸陽,秦子嬰投降,便以秦人的「國色」的反色--白色為服,以出降(其心情可想而知),這便是中國「投降色」的起源。 2、西方的標誌起源於他們對白色的感性認識--潔白--一無所有--徹底失敗。 3、這種起源只是一種文化的定型,在此之前投降者只是漫無目地胡亂表示其已繳械,而受降者也僅靠感性來理解區分投降者和頑抗者。 4、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人造顏色出現的較晚,因此在古代,白色的布是最容易獲得的。 5、另外,舉白旗也意味着,對方可以在自己的旗上塗他們的顏色,因此代表投降。
舉白旗最初並不代表投降 在一些用戰爭作為題材的影視片中經常會發現這種鏡頭:當陷於重圍走投無路的防衞者覺得再繼續抵抗已沒有希望時,就打出白旗投降。 因此,人們一般把白旗認為是投降的標誌。 其實在戰爭法規嚴格意義上說, 白旗只是要求暫時停戰的標誌。 早在遠古時期,戰鬥的雙方為了向對方表示談判的誠意,通常借白色為象徵,因此逐漸形成了一個習慣:白色旗幟表示要求休戰談判。在交戰的一方拿出白旗時,對方就知來意,下令停止任何進攻行動。握白旗的一方要派遣出軍使、號手、旗手與翻譯到對方指揮部說明條件與意圖。在軍使展示白旗起直到回到本方所必需的時間終止,他獲得不被侵犯的權利。 這種習慣幾千年來一直沿用下來,至今沒變。 來源:歷史大學堂 本文已獲 歷史為鑑 授權 微信號:lishi818
原文標題:為什麼投降要舉白旗,而不是黃旗?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